苜蓿丝核菌根腐病的危害与防治

2011/7/15 12:42:14

名称:苜蓿丝核菌根腐病

目录

1. 相关图片
2. 分布与危害
3. 症状
3. 病原
4. 发生规律
5. 防治方法
6. 防治药械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丝核菌根腐病是苜蓿上重要病害,分布很广,几乎在所有苜蓿种植区均有发生,在比较湿热的地区,如台湾省、吉林、甘肃和新疆地区有发生。
症状 丝核菌在苜蓿幼苗阶段引起猝倒症,还引起成株期的根溃疡、芽腐、根颈腐烂、茎基腐以及茎和叶的枯萎等症状。猝倒症状在幼苗出土前后均可发生,但以出土后多见。
幼苗的茎基部和根变为褐色,严重时折倒死亡。根部被侵染后,形成椭圆形,凹陷的溃疡斑,黄褐色至褐色,病斑边缘的颜色较深。冬季病原菌不再活跃生长时,愈合的病斑变黑。若病斑环绕根一周,植株将死掉,若未环绕根一周,新根将在秋天长出,并维持植株生长直到次年。
根部的溃疡斑往往发生在侧根生出之处,根颈染病,褐色病斑首先出现在颈芽和新抽生的幼枝的地下部,造成芽和新枝死亡,并阻碍新芽再生,根颈本身也可腐烂。叶和茎受到侵染后,出现灰色并带暗红色和褐色边缘的病斑,形状不规则,病组织很快呈水渍状崩解,数日内蔓延到许多植株上。病叶死后常因菌丝体粘结而贴附在附近的枝茎和叶子上,这是本病的一个特征,死组织呈深褐色至黑色。茎被病斑环绕而死亡,表现与炭疽病相似,但丝核菌病斑没有蓝黑色及由分生孢子盘生出的刚毛。
病原 RhizoctoniasolaniKuhn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阶段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异名丝核薄膜革菌(elliculariafilamentosa(Pat.)Rogers)。菌丝初为白色,后变为褐色,直径7-10μm,典型特征是在菌丝分枝处上方形成隔膜,分枝菌丝的基部略缢缩。菌丝纠结形成。不规则形的菌核,直径0.5mm左右,褐色至黑色,偶尔在感病植株上看到,但这不是病原鉴别性特征。病原菌的担子阶段可在装有土壤的培养皿中培养产生,在自然条件下对病害发生并不重要。担子倒卵形或棍棒状,12-18μm×8-11μm,上生4-6个担孢子梗,长6-10μm,担孢子单胞,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基部稍细,无色,7-12.5μm×4-7μm。病菌生长的温度为6-30℃,最适温度24-26℃,35℃停止生长。
发生规律 病原菌以菌核或菌丝在土壤或病株残体内存活越冬。丝核菌是土壤习居菌,当没有寄主存在时,能以腐生状态在土壤中存活。菌核发芽产生菌丝,在寄主表面形成一个侵染垫,通过菌丝钉直接侵入植物。菌丝在寄主细胞内和细胞间生长蔓延,产生果胶溶解酶分解寄主组织。通常病菌通过生出侧根时造成的自然伤口侵入主根。根溃疡只发生在高温的土壤里。土壤含水量在70%-80%时易发病,在有灌溉条件的沙漠地区,此菌主要使植株发生根溃疡症状。在降雨多、空气湿度大而又炎热的气候,主要发生茎枯和叶枯症状。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
(2)加强草地管理。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增施磷钾肥;草地若出现叶枯症状,应及时刈割,减少危害;刈割后清除病残组织,减少来年菌源。
(3)药剂防治。
尽早用药防治,做到无病预防,有病防治,可用药剂有75%百菌清500-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500倍液;40%立枯灵水剂灌地,以渗入土层4-6cm为佳;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800-1000倍液;70%敌克松可溶性粉700-1000倍液。
防治药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