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蓟马的危害与防治

2011/7/15 12:55:20

名称:郁金香蓟马
学名:Selenothrips rubrocincts Giard
类属:
目录

1. 相关图片
2. 分布与危害
3. 形态特征
4. 发生规律
5. 防治方法
6. 防治药械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为害郁金香的蓟马主要是红带网纹蓟马,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湖南、江西、贵州、江苏、上海、四川等地。
危害特点:红带网纹蓟马主要以成、若虫吸食郁金香叶背汁液为害,被害叶片失绿,变为褐色,叶组织变厚变脆,边缘向叶正面翻卷或破裂,导致叶片早落。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1-1.3毫米,宽0.4毫米黑色,有光泽,褐黄色。
幼虫初孵若虫无色透明状,成长若虫体橙红色,第一腹节后缘和第二腹节背面鲜红色,呈一明显红色横带,所以称为红带网纹蓟马。腹端黑色,有6条黑色刺毛。
蛹前蛹体色与若虫同,体长1-1.2毫米。翅芽显现,仅达2-3腹节,腹端淡褐色,无黑刺毛。伪蛹与前蛹相似。翅芽长达第四至第五腹节,近羽化前体色转为暗褐至黑褐。
发生规律 该蓟马年发生代数因地而易,一般6-10代。一般是以成虫在园土内或盆周围的枯枝落叶内,或其他球根、部分植株的叶鞘内越冬。翌年3-4月开始活动。将卵散产在嫩叶表皮下的叶脉内。在温室中日平均气温19℃、相对湿度85%左右时,完成1代需20天多,夏季仅需15天左右。雌雄性比在夏季均为雌虫,直到秋季始有雄虫。成虫、若虫多在叶柄、叶脉附近危害。该虫具有趋光 性,昼伏夜出,有时在早晚及阴天爬到叶面上,白天则在叶鞘和叶腋处危害。成虫很活跃,扩散传播很快。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郁金香抵抗力,冬季清除田园,将枯枝落叶及周围杂草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虫源。
2、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
3、化学防治在该虫发生盛期即7-8月,可选喷20%杀灭菊酯、40%七星宝乳油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或25%西维因可湿性粉400倍液,喷1-2次即可。
防治药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