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杜鹃三节叶蜂
学名:Arge similes Vollenhoven
类属:
目录
1. 相关图片
2. 分布与危害
3. 形态特征
4. 发生规律
5. 防治方法
6. 防治药械
相关图片 杜鹃三节叶蜂幼虫杜鹃三节叶蜂幼虫 分布与危害 分布于上海、江苏、浙江、云南、广东等地。为害杜鹃花、五月红、石榴红、云锦杜鹃、西洋杜鹃等。幼虫蚕食叶片,影响花卉生产和观赏价值。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9mm,翅展18mm左右。有蓝黑色光泽,胸背弓起,有倒箭头斑纹和一横纹。翅面上有褐色短毛,胸腹部有短白毛。卵椭圆形。幼虫体长18mm左右。茧丝质,椭圆形。 发生规律 江浙一带1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浅土层或落叶中结茧越冬。翌年4月化蛹和羽化。卵期5天。幼虫为害期在5月,8、9、10月。广东地区可全年为害。华北地区一年发生4代,世代重叠。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杜鹃三节叶蜂多发生在杂草丛生的地方,因此,栽杜鹃花周围要注意杂草的清除。每年春夏间当杜鹃谢花后,进行适当修剪,既利于杜鹃生长和美观,又可除去大部分卵和低龄幼虫,以后各代发生量便会减少。
2.药剂防治:可选用50%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10%氯氰菊酯或10%氯菊酯1500倍液,40%乙酰甲胺磷乳剂3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剂5000倍液,40.7%乐斯本乳剂6000倍液均有良好效果。 防治药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