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造桥虫的危害与防治

2011/7/15 12:55:55

名称:小造桥虫
学名:Anomis erosa Hubn
类属:
目录

1. 相关图片
2. 分布与危害
3. 形态特征
4. 发生规律
5. 防治方法
6. 防治药械
相关图片
棉花小造桥虫成虫 分布与危害 小造桥虫学名AnomiserosaHubn,该虫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寄主除有唐菖蒲外,还有蜀葵、扶桑、木槿、百日草、芙蓉、柑橘、锦葵、大红花、七里香等。
该虫主要是以幼虫蚕食叶片为害,受害叶片呈缺刻状,仅留叶脉。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 形态特征 成虫前翅为橙黄色,鲜艳的斑纹生有4条横行波纹,近前缘中部有一椭圆形白斑。足灰褐色。
幼虫呈叶绿色,并生有褐色毛,亚背线、气门上线及下线均为白色。胸足3对,尾足1对,体各节有1小型白斑。 发生规律 该虫年生3代,以蛹越冬。成虫白天潜伏阴暗处,日落开始交尾,卵产于叶背,孵化后嚼食叶片。3龄后,白天活动少,一般是在夜间活动。老熟幼虫吐丝卷叶作茧化蛹。
防治方法 (1)保护和利用天敌。
(2)可进行人工捕杀幼虫。
(3)化学防治在幼虫发生期喷50%杀瞑松、90%敌百虫1000倍液。 防治药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