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唐菖蒲青霉病
                                          
             目录
               
                                                    1. 相关图片
                   2. 分布与危害
                  3. 症状
                  3. 病原
                   4. 发生规律
                 5. 防治方法
                 6. 防治药械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危害唐菖蒲。                                             症状                                    该病造成贮藏期球茎腐烂,降低商品价值。发病初期病斑红褐色,凹陷,扩展后病斑相连使球茎腐烂,干后呈木栓状。在高湿度条件下,球茎的鳞片上着生灰绿色霉层,有时可产生浅褐色菌核,直径0.5毫米,卵形。
                              病原                                    该病是真菌病害,由唐菖蒲青霉菌(PenicilliumgaldioliMach.)引起。
                               发生规律                                    病菌在病残体、包装物、贮窖内越冬;由气流、病健球茎相互接触等传播;伤口侵入。球茎入窖前未经晾晒、含水量高、在球茎装卸及分级等操作中伤口多、贮窖温度高、通风不良湿度大等条件均有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                                    预防方法
1、栽培技术防病
(1)鳞茎挖掘钱半个月停水。
(2)晴天挖掘,挖出后在通风处晾干几天,不能暴晒。
(3)贮库及装运工具应消毒(喷洒50%速克灵1000倍液),贮库保持-1℃~-2℃的恒温,适当排气降湿。
2、鳞茎处理
种植前用65%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30分钟,晾干后栽种。剔除病鳞茎或剥去病鳞片浸泡效果会更好。
治疗方法
贮库中一发现病害迹象可喷药,或者箱内的填充物适量掺一些杀菌剂。常用药剂有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等。
                               防治药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