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莲斑腐病的危害与防治

2011/7/15 12:56:36

名称:睡莲斑腐病

目录

1. 相关图片
2. 分布与危害
3. 症状
3. 病原
4. 发生规律
5. 防治方法
6. 防治药械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睡莲又称子午莲、水芹花,花叶俱美,花色丰富,开花期长,深为人们所喜爱,睡莲的根能吸收水中的铅、汞、苯酚等有毒物质,是难得的水体净化的植物材料,因此在城市水体净化、绿化、美化建设中倍受重视。
症状 斑腐病病斑形状不定,叶片上初生水渍状小黑斑点,后扩展成圆形至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边缘黑色有黄色晕圈的病斑,中间灰黑色有轮纹,病部易破裂或脱落,致叶片和叶缘残缺不整,严重时叶片大部分甚至全部变黑褐色腐烂,上生灰褐色霉层,即病菌子实体。
病原 病原为Dichotomophthoropisnymphaearum(Rand.)M.B.Ellis,称角卷霉或卷喙旋孢霉或睡莲拟叉梗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实体生在叶面上,无子座;分生孢子梗直立圆筒形,淡色,单生或丛生,分枝少,具隔膜1~3个,顶端膨大,长出2~4叉的突起,大小为(13~53)μm×(3~6)μm;分生孢子细长,多分隔,分隔处明显缢缩,上部弯曲或卷曲成“发条”状,可卷旋1~3圈,褐色至榄褐色,两端钝圆,具分隔10~20个,表面密生小刺,大小(50~117)μm×(28~40)μm。该菌在PDA培养基上,分生孢子梗长达150μm,产生黑褐色小菌核。
发生规律 广东等南方地区该病见于7~11月,8~9月受害严重。病菌以菌丝或厚垣孢子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引起发病。 防治方法 ①生长季节收集病残物深埋或烧掉。
②施足腐熟有机肥,适时适量追肥,做到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氮肥与磷钾肥相结合。
③及时拔除病株后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10d左右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
防治药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