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万寿菊花腐病
目录
1. 相关图片
2. 分布与危害
3. 症状
3. 病原
4. 发生规律
5. 防治方法
6. 防治药械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万寿菊TageteserectaL.别名蜂窝菊、臭菊花、臭芙蓉,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以花和根入药,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解毒消肿之功能,全国均有栽培。花腐病是万寿菊上的常见病害,各地普遍发生。 症状 主要危害花,茎、叶也有发生。花染病始于花瓣基部,初花瓣成褐色,逐渐凋萎,致花瓣伸展缓慢,花成畸形。随病情扩展,所有花瓣染病,花蕾腐烂,致花枯死。茎叶染病使叶片、叶柄形成褐色圆形至椭圆形病斑,后扩展成不规则形。老病斑上可产生黑色子囊壳或分生孢子器。 病原 AscochytachrysanthemiF.L.Stev.称菊花壳二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少,半球形,褐色,初埋生,很快暴露,单个或分散,大小100-200μm,有颈,孔口小。分生孢子长方形,直或不规则,大小10-20×3-6.2(μm),顶端钝,隔膜处常不清楚,不缢缩。有性态MycosphaerellaligulicolaK.F.Baker。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气;科学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开花后发现病花及时摘除,集中深埋或烧毁。
(2)药剂防治。
开花后开始喷洒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l0天左右1次,防治3-4次。
防治药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