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绿化乔木 >> 桂花 >> 详情显示

桂花白粉虱

2011/7/14 21:07:15


名称:桂花白粉虱
学名:
类属:
目录
1. 相关图片
2. 分布与危害
3. 形态特征
4. 发生规律
5. 防治方法
6. 防治药械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白粉虱又名柑橘粉虱、绿粉虱或通草粉虱,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湖南和福建等地。白粉虱除了危害桂花外,还危害柑橘、茶树、桃、柿、女贞、蔷薇、月季、香樟、茉莉、一串红、丁香等200多种植物。所以,当桂花和其他寄主植物混种时,危害常常特别严重。
以成、若虫吸食汁液危害,抑制桂花生长发育,导致叶色萎黄,开花稀少,其分泌物常诱发煤污病,严重影响观赏价值。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1.2毫米,黄色,覆有白色蜡粉。翅半透明,也被有白色蜡粉。复眼红褐色,分上下两部,中有一小眼相连。雄成虫体长0.9毫米,较雌成虫略小。卵长约0.2毫米,宽约0.1毫米,长椭圆形,淡黄色,基部有短柄连于叶片背面。幼虫体扁平,椭圆形,淡黄绿色,背脊稍凸,周缘多放射状白色蜡丝,并有17对小突起。蛹长约1.3毫米、宽约1.1毫米,近椭圆形,淡黄绿色,较薄而柔软透明,背面有3对小疣,前后各有1对小刺毛。
发生规律 1年发生代数各地不一,在江苏、浙江一带1年发生3代,西南多达5代,一般以幼虫或蛹在叶背越冬。第一代成虫在4月间出现,第二代在6月间、第三代在8月间出现。卵常散发于徒长枝的嫩叶背面,幼虫孵化后即在原叶背面定居为害;每头雌成虫产卵125粒左右,有孤雌生殖现象,其所生后代均为雄虫。白粉虱性喜阴湿,在生长稠密、通风透光不良的地方危害较重。该虫的卵期3~30天,发生极不整齐,世代重叠,因此给药剂防治工作带来一定麻烦。
防治方法 (1)要重视植物检疫工作
在引进苗木时注意检查叶背有无粉虱类虫体,杜绝此类害虫的侵入。
(2)重视清园工作
要加强林地中耕除草等清园工作和剪除虫害枝、衰弱枝、徒长枝等修剪工作,以改善林地通风透光条件,恢复树势生长。
(3)开展生物防治措施。保护和利用粉虱类天敌如瓢虫、草蛉、斯氏节蚜小蜂和黄色蚜小蜂等寄生蜂。
(4)物理防治。利用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势,可在桂花树旁埋插黄色木板或塑料板。板上涂黏油,然后振动桂花枝条,促使成虫飞黏到黄板上,起到诱杀作用也可用吸尘器吸捕成虫,降低虫口密度。
(5)药剂防治
当害虫虫口密度高、危害严重而天敌又较少时,可采用化学药剂喷杀。喷药要在成虫期和幼虫盛孵期进行,药剂可用天王星1000倍液、阿维菌素(7051)杀虫剂2000倍液、艾美乐30000倍液或阿克泰10000倍液等,如遇世代重叠时,需要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喷3~4次。
防治药械

相关信息
  • 桂花白粉虱 2011-7-14
  • 桂花白粉虱防治方法 2007-9-03
  • 葡萄虫害--葡萄白粉虱 2007-9-20
  • 紫薇白粉病虫害及防治 2011-1-03
  • 桂花 2011-1-02
  • 桂花粉虱的防治 2011-7-11
  • 桂花新品种 2011-8-22
  • 桂花大蓑蛾 2011-7-14
  • 桂花红蜡蚧 2011-7-14
  • 桂花蚜虫 2011-7-14
  • 桂花黑刺粉虱 2011-7-14
  • 桂花吹绵蚧 2011-7-14
  • 桂花开花 2011-7-11
  • 桂花扦插 2011-1-02
  • 盆栽桂花 2011-1-01
  • 桂花叶蜂 2010-8-29
  • 桂花蛱蝶 2010-8-29
  • 桂花叶枯病 2010-8-29
  • 桂花水插靠接 2008-1-25
  • 桂花靠接法 200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