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草坪褐斑病
                                          
             目录
               
                                                    1. 相关图片
                   2. 分布与危害
                  3. 症状
                  3. 病原
                   4. 发生规律
                 5. 防治方法
                 6. 防治药械
                        相关图片                                    草坪褐斑病褐斑病                              分布与危害                                    褐斑病是所有草坪病害中分布最广的病害之一,能够侵染所有己知的草坪草,致使草坪大面积枯死。凡是在草坪能生长的地方,都会有这种病的发生与危害。                                             症状                                    染病的草坪出现大小不等的枯草圈,圈中央仍为绿色,边缘呈黄色环带,呈现‘蛙眼状”。此期间,枯草圈中心的植株可以恢复生长,但边缘的枯草则无法恢复生长。在有露水或空气湿度大的情况下,枯草圈的外缘常出现由病菌菌丝形成的“烟圈”,叶片干燥时,烟圈消失。                              病原                                    褐斑病的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f)。                               发生规律                                    春季,当土壤温度上升至15℃~20℃时,病菌产生大量菌丝,当气温上升至30℃左右、夜间20℃以上,且空气湿度很高时,病菌开始侵染寄主。暖季型禾草,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害发生发展的速度较快,草坪开始大面积发病,枯草层厚的老草坪受害较重。
                              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用20%毒克600倍液、1%菌立停1000倍液均匀喷雾,隔7天喷一次,连续2~3次。                               防治药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