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苗木综合 >> 草坪 >> 详情显示

聚合草立枯病的危害与防治

2011/7/15 11:16:15

名称:聚合草立枯病

目录

1. 相关图片
2. 分布与危害
3. 症状
3. 病原
4. 发生规律
5. 防治方法
6. 防治药械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江苏、浙江等地曾发生此病。危害聚合草。 症状 全株均可受害。叶柄和根出现黑色凹陷的病斑,而后根和根颈腐烂。叶部病斑首先出现于叶缘,暗绿色,水渍状,边缘不清楚,高湿时,叶斑发展迅速,可致全叶黑枯。病斑外缘有酱色溢出液。病部有稀疏的菌丝层,初无色,后变为褐色,并产生形状不规则的菌核。此病严重时使全株死亡。
病原 由担子菌亚门的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引致。其无性世代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uhn)。菌丝体初无色,后变为深褐色,直径可达12-14微米,菌丝分枝近似直角,分枝基部缝缩并有隔膜。菌核初为白色,后呈褐色、黑褐色,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表面粗糙,由桶状细胞组成。菌核常互相聚集,直径1-10毫米或更大。有性阶段很少发生,仅发生于高温(20-25℃)高湿状况下。担子无色,单胞,圆筒形或倒棒形,顶端生2-4个小梗,其上各生一个担孢子。担孢子无色透明,单胞,卵圆形至椭圆形,8-13微米×4-7微米。
发生规律 此菌以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或病残组织内越冬和长期生存。可在土壤中腐生若干年。菌核极耐干燥、寒冷、高温和杀菌剂。当气温升至8.5-15.5℃且潮湿时,菌核萌发,菌丝在土壤和基物上辐射状生长,直接穿透侵入寄主植物,由伤口更易侵入。叶片有吐水现象时,更能剌激菌丝生长和侵入。气温在20.1-24℃以上时,病害发展开始加速,而当气温升至26.5-30℃时,若同时有饱和大气湿度,此病可在短时间内摧毁植株。多雨高温的气候有利于此病流行。过施氮肥、夜间灌水有利于此病发生。增施磷、饵肥可提高寄主抗病力。
防治方法 1.科学均衡施肥勿过施氮肥,保证有足够的磷、钾肥。
2.合理排灌白天(最好上午)灌水,灌量勿过大,及时排涝。
3.搞好草地卫生清除杂草及病残株体,以减少菌源。
4.药物防治用克菌丹、苯嗪、放线酮、福美双、乙基托布津、乙基托布津+福美双混剂、粉锈宁、甲基托布津、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混剂控制此病发展。
防治药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