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苗木综合 >> 草坪 >> 详情显示

苜蓿匍柄霉叶斑病的危害与防治

2011/7/15 11:16:17

名称:苜蓿匍柄霉叶斑病

目录

1. 相关图片
2. 分布与危害
3. 症状
3. 病原
4. 发生规律
5. 防治方法
6. 防治药械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广泛发生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也报道于非洲和欧洲。我国的吉林、内蒙古、甘肃、江苏、贵州等省区有发生。造成落叶,影响牧草产量和品质,但在田间估计本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困难的,因常与其他叶病伴随发生。
症状 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病斑,一种高温型(W-T)病斑和一种低温型(C-T)病斑。由高温生物型引起的病斑卵圆形,稍凹陷,淡褐色,向边缘呈扩散状暗褐色环带,病斑外围有一淡黄色晕圈,随病斑扩大,出现同心环纹,并可占据一片小叶的大部分。病害严重时,最终可引起叶片变黄提早脱落。这个类型也可使茎变黑。低温型病斑淡黄褐色,形状稍不规则,带有轮廓明显的暗褐色边缘,病斑大小很少超过3-4毫米,一旦边缘出现即不再扩大。孢子形成被限于淡褐色病斑内部。由低温生物型病原引起的病害严重时,导致牧草品质下降,但很少引起提提早落叶。在美国西部特别在加利福利亚州的内陆谷地,早春和较冷凉的海岸地带,全年都发生这种类型病害。由囊状匍柄霉引起的同样症状,也发生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的较冷月份。
病原 匍柄霉(StemphylliumbotryosumWallr.)有性阶段;迟熟格孢腔菌(PleosporatardaE.Simmons)。分生孢子大小接近33-35微米×24-26微米,充分发育的分生孢子具3个横隔,2-3个纵隔,纵横隔交差呈直角,中间横隔处明显缢缩,胞壁黄褐色,表面密生小刺,内部的分隔不太明显,基部常有一个大的孢痕。培养基上产生的孢子轮廓和分隔通常不太对称,胞壁饰物稍小而稀疏。分生孢子淡黄色褐色,有较深的黄褐色分隔。子囊果坚硬,壁厚,直径常近1毫米。培养中,子囊果发育慢,需几个月时间。直径500-700微米。成熟的子囊孢子大约40微米-17微米,顶端宽圆,基部近平,7个横隔,1-2个连续的纵隔,中度黄褐色。这个种从美国的新汉普夏,加拿大安大略和新西兰的苜蓿上获得的分离物中,可见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两个完整的生活阶段。
发生规律 温度对发病程度有重要影响,加利福利亚的低温分离物只在于20℃或低于20℃温度下才引起病害,而东部的高温型分离物,在23-27℃下引起最严重的病害,在低于16℃的条件下不引起病害。早春,10-20℃的温度,有利于低温型病害流行。春季降雨提供适宜于侵染和二次传播的湿度条件。在加利福利亚潮湿的沿海地带,病害全年发生。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由囊状匍柄霉引起的叶斑,只在较冷凉的月份发生,而且主要在那些低温下继续生长的不休眠型苜蓿上。病害在日温20℃,夜温15℃时发生严重,但在日温25℃,夜温20℃时病害停止发展。在温暖地区,匍柄霉叶斑病可在所有苜蓿地中发现,但最流行是在温暖潮湿的夏末和秋天。在这些地区春季不易找到假囊壳,虽然子囊孢子无疑是病害的初侵染来源。病菌也以菌丝在死的茎和叶上越冬。种子也可以携带。
防治方法 尚无可利用的抗病品种,但在一些品种中,如切罗克、萨兰斯、切姆(Team)等存在着低至中等水平的抗病性。成功的选择策略可提高品种抗病性,一些种质系在重病条件下,不感病的单株可达95%。品种抗病性鉴定:可用V-8液琼脂(177毫升V-8液,3克碳酸钙,20克琼脂加水至1000毫升),灭菌谷粒和其他培养病菌。孢子悬浮液(1×10个孢子/毫升)喷施叶面接种,保湿72小时,人工培养最好在20℃温度,每日8-12小时光照。受害较重的地提早刈割,减少损失。国外也用苯菌灵和托布津进行化学保护,每7天喷药一次。代森锰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防治药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