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绿化乔木 >> 杨树 >> 详情显示

杨小舟蛾

2011/7/15 9:36:28


名称:杨小舟蛾
学名: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 Graeser
类属:鳞翅目
目录
1. 相关图片
2. 分布与危害
3. 形态特征
4. 发生规律
5. 防治方法
6. 防治药械
相关图片
杨小舟蛾
杨小舟蛾
杨小舟蛾
杨小舟蛾 分布与危害 在我国分布广泛,为害严重。
小舟蛾幼虫啃食杨树叶片为害,幼虫有群集性,常群集为害,将叶片食光,仅留下叶表皮及叶脉。老熟幼虫吐丝缀叶化蛹。影响植株叶片光合作用。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1-14毫米,翅展24-26毫米。体色变化较多,有黄褐、红褐和暗褐等色。前翅有3条具暗边的灰白色横线,内横线似1对小括号"()",中横线像"八"字形,外横线呈倒"八"字的波浪形。横脉为1小黑点。后翅臀角有1褐色或红褐色小斑。
卵黄绿色,半球形,呈块状排列于叶面。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1-23毫米,体色变化大,呈灰褐色、灰绿色,微具紫色光泽,体侧各具一条黄色纵带,体上生有不显著的肉瘤,以腹部第一节和第八节背面的较大。 发生规律 该虫年生3-4代,以蛹在树洞、落叶、地下植被物松土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羽化成虫,成虫有趋光性,夜晚活动、交尾、产卵,多将卵产于叶片上。各代幼虫的出现期为:第一代为5月上旬;第二代6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三代发生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四代为9月上、中旬,初孵幼虫群集啃食叶表皮,稍大后分散,7、8月高温多雨季节发生严重。幼虫行动迟缓,在夜晚取食,老熟幼虫吐丝缀叶化蛹。10月进入越冬期。 防治方法 (1)保护和利用天敌。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增强树势,秋末冬初,清除落叶,将其烧毁,减少虫害,初春深翻土壤,将越冬蛹杀灭。
(3)5月幼虫孵化前至幼虫幼龄期,可在树干基部打孔,胸径20cm以下的打2-3孔,20-30cm的打3-4孔,30cm以上的不少于4个孔。在孔内放入甲胺磷、氧化乐果或久效磷等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幼虫为害初期,用高压喷雾器械进行叶面喷雾。可选用50%的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40%的氧化乐果乳油1500-2000倍,或10%的氯氰菊酯2000-3000倍等药剂。 防治药械

相关信息
  • 杨小舟蛾 2011-7-15
  • 杨树杨小舟蛾的防治 2008-6-30
  • 杨树小舟蛾防治 2011-1-21
  • 重视防治二三代杨小舟蛾 2010-12-28
  • 杨树食叶害虫——杨小舟蛾防治技术 2010-12-26
  • 杨扇舟蛾、杨小舟蛾等杨树食叶害虫的防治 2008-5-23
  • 杨枯叶蛾 2010-8-29
  • 松针卷蛾 2011-7-15
  • 落叶松鞘蛾 2011-7-15
  • 水曲柳巢蛾 2011-7-15
  • 油桐袋蛾 2011-7-15
  • 金边黄杨斑蛾 2011-7-14
  • 油松巢蛾 2011-7-14
  • 元宝枫细蛾 2011-7-14
  • 大叶黄杨斑蛾 2011-7-14
  • 黄连木尺蛾 2011-7-14
  • 臭椿皮蛾 2011-7-14
  • 香椿一点蝙蛾 2011-7-14
  • 油桐袋蛾防治 2011-3-28
  • 元宝枫细蛾防治 20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