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名:哈青杨
学名:PopuluscharbinensisC.WangetSkv
科:杨柳科
属:杨属
分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及西部平原地区栽培。模式标本采自哈尔滨市。
形态特征:乔木,高15-20米,树冠广卵形,树皮灰绿色,光滑,老树有沟裂, 暗灰色,较小叶杨为浅,小枝微红褐色,近圆棍状或微有棱,无毛,芽长卵形, 先端长尖,有粘性。萌枝叶倒卵圆形,长5-6.5厘米,宽3-4.2厘米, 中部以上较宽,基部阔楔形,先端急尖或短渐尖,边缘有细锯齿,有密缘毛, 两面皆无毛,初生时上面沿脉有短柔毛,叶柄短、圆形、长1.5-2.3厘米;果枝上的叶多为近圆形,偶为卵圆形或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中部最宽,有时中部以上较宽,边缘有密缘毛,上面绿色,脉上具短柔毛,下面淡绿色,无毛,幼时两面沿脉有短柔毛,苞片黄褐色,裂片褐色、无毛,花盘杯状;雄蕊约15;雌花序长9厘米左右;花序轴无毛,或在基部具少许白短毛、花具短柄。果序长10-12厘米,集生于短枝上;蒴果无毛。花期4-5月;果期6月。
本种为小叶杨P.simoniiCall.与中东杨P.×berolinensisDipp.的杂交种,小枝的颜色,芽较多粘质,萌枝有棱和萌枝的叶形均似小叶杨;而树皮为灰绿色光滑(仅老时干皮下部开裂),叶早落近似中东杨;但本种又似小青杨,其主要区别为树皮发绿色,下部开裂早而发暗,满一年生枝发红色(小青杨为绿的淡红色),而芽的粘质较重,萌枝叶为倒卵形,落叶较早,在未降霜前即落下,而小青杨经霜后才干枯脱落,可与小青杨区别;与青杨也近似,但本种叶基非浅心形,为阔楔形,且叶早落,与分布于东北北部和分布在关内的青杨有明显区别。
经济价值:材质轻软,可供民用建筑、家具、火柴杆、造纸等用途;又是观赏绿化的优良树种。
用种子或插条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