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川杨
别名:商州青科中文名:杨柳科
科拉丁名:Salicaceae
英文名:PopulusszechuanicaSchneid
属中文名:杨属
属拉丁名:Populus
种拉丁名:PopulusszechuanicaSchneid
中国植物志:20(2):049
英文植物志:4:156
这种杨树要求生态条件和立地条件非常严格,如土壤湿度、大气湿度等,并易感染溃疡病。利用价值次于白杨和黑杨类。
乔木,高达40米。树皮灰白色,上部光滑,下部粗糙,开裂;树冠卵圆形;幼枝有棱,粗壮,绿褐色或淡紫色,无毛,老枝圆,黄褐色,后变灰色。芽先端尖,淡紫色,无毛,有粘质。叶初发时带红色,上面白色,无毛;萌枝叶通常卵状长椭圆形,长11-20厘米,宽5-11厘米,有时长达28厘米,宽达16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近心形或圆形,边缘具圆,腺齿;果枝叶宽卵形、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8-18厘米,宽5-15厘米,先端通常短渐尖,基部圆形、楔形或浅心形,边缘有腺齿,初时有缘毛;萌枝叶柄较短,长2-4厘米,果枝叶柄较长,长2.5-8厘米,无毛。果序长10-20厘米或更长,果序轴光滑;蒴果卵状球形,长7-9毫米,近无柄,光滑,3-4瓣裂。花期4-5月,果期5-6月。
产四川、云南、甘肃和陕西。多生于海拔1100-4600米间,常与云杉混交或有时形成块状纯林。模式标本采自四川灌县。
木材供箱板材、民用建筑或纤维原料等,也植为行道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