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常见灌木 >> 茶花 >> 详情显示

幼龄期茶园培育管理技术要点

2011/7/4 16:45:44

茶树良种对增加茶叶产量、提高茶叶质量和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效应十分明显。但是,生产实践告诉我们,良种必须有良法相配套,才能充分挥出良种的潜在优势,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生产除了注意茶树品种的选择外,还应高度重视良种茶园的培育管理。
(一)幼龄期的抗旱保苗和缺株补植
1、抗旱防冻保全苗。移栽定植后的茶苗要及时采取抗旱保苗措施,方法是在行间铺草或插松枝遮阳。有条件的茶园遇旱季进行灌溉和喷灌效果最好。高山寒冷茶区发展良种茶园,冬季还应采取抗寒防冻措施。
2、缺株补植促齐苗。无性系良种茶苗因根系分布浅,抗旱能力较差,遇到高温干旱天气,容易死苗,造成缺株断行。幼龄期出现缺株必须及时补上。方法有3种:a.弯株压条补缺法。在紧靠缺株附近的茶丛中挑选其中一株生长旺盛的苗株,通过弯株压条的方法,达到补植缺株的目的。b.同龄预备苗带土移植补缺法。c.同龄苗归并带土移植补缺法。此法对缺株、断行数量较多时采用。
(二)勤除杂草。
土地裸露面积大,易造成杂草滋生,与茶苗争夺肥水,影响幼龄茶苗生长。在一至二年生期间应及时人工除草。
  (三)茶园施肥
  1、追肥。追肥在茶树地上部生长季节施用,主要是不断补充茶树矿物质营养,促进茶芽生长,从而达到持续高产的目的。幼龄茶园追肥要做到少量多次,薄肥勤施。定植后的茶园,第一年初夏,可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用腐熟人粪尿50-100千克或尿素2-3千克兑水稀释后浇施。当年夏、秋季节还应再施追肥(或根外追肥)2-3次。第二年开始每年分春、夏、秋三季施追肥3-5次。幼龄期茶园的追肥用量应随树龄增长逐年增加。幼龄茶园开沟条施时,施肥沟距离根茎:一、二年生茶树为8厘米左右,三、四年生茶树为12厘米左右。追肥深度5-10厘米,具体视肥料性质而定。
  2、基肥。基肥是在秋、冬季茶树地上部全年生长休止后施用的肥料。基肥的作用是提供足够的能缓慢分解的营养物质,为茶树冬季根系活动和翌年春茶萌发提供营养物质,同时,起到改良茶园土壤的作用。施基肥的时期以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为宜。幼龄茶园基肥的用量:每亩施堆肥750公斤以上,有条件的还要增施饼肥50--1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和硫酸钾15公斤。基肥要深施,一、二年生茶树15--20厘米;三、四年生茶树20--25厘米
总之,茶园施肥要做到:重施基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追肥以氮肥为主,氮、磷、钾相结合。幼龄茶园氮、磷、钾的比例为2:1:1。
(四)定型修剪
定型修剪是通过解除茶苗顶端生长优势,刺激腋芽萌发,促进侧枝生长,达到增加分枝、培养骨架、塑造树型的目的。幼龄茶树的定型修剪: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植时进行,修剪高度为离地15--20厘米;第二次修剪在栽后的一足龄的3月上、中旬进行,高度离地30--35厘米;第三次在定植后的二足龄的3月上、中旬进行,高度离地45--50厘米。三足龄以后开始采用轻修剪。
(五)茶叶采摘
幼龄茶园以培养树冠为主,幼龄期实行打头采摘。按照以养为主、以采为辅、采养结合的原则,采用打顶留侧、打高留低、采中留边的方法。从定植后的第二年开始,在每年茶季的后期进行打头采摘,促进分枝,培养树冠。
(六)茶树病虫害防治
茶树的病虫种类很多。因此,在防治中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掌握病虫发生规律,加强预测预报,做好防治工作。一是开展以农业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治,采用抗病虫的良种,加强肥培,增强茶树抗病虫能力,清除虫源等有效措施,二是开展优化防治,做到科学用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在生产茶园中用药要严格掌握安全间隔期。三是在茶园中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天敌,应用和推广生物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