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幼苗期猝倒病防治技术

2011/8/5 8:45:43

苗木幼苗期猝倒病是我国南方常见的一种毁灭性的苗木病害,主要危害松树、杉木等针叶树幼苗,也危害桉、泡桐、阴香、香椿、臭椿、檫、银杏、桑、刺槐等阔叶树幼苗,此外,还危害多种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幼苗。其发病原因较多,病害的潜育期短,传染性强,病害一旦发生,如不能正确诊断,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可造成苗木大量死亡。
幼苗猝倒发生在幼苗出土后至苗茎木质化前.一般是栽植1个月内的苗木。此时苗茎幼嫩,尚未木质化,病菌自根颈处侵入,产生褐色病斑,渐扩大成水渍状病斑,病菌在幼苗根颈组织内蔓延,使组织坏死,根颈部腐烂、缢缩.幼苗迅速倒伏,为典型的幼苗猝倒症状。
苗木猝倒病是由土壤中的立枯线核菌引起。病菌多从表层土壤侵入幼苗的根茎基部,植株受害后病部下陷缢缩,呈黑褐色,染病幼苗常自土面倒伏,造成猝倒现象(即所谓的猝倒病);如苗木组织已木质化,病苗常不倒伏而表现为立枯症状。在土层潮湿时,病害部常产生粉红色霉层。此病害在我市栏科小苗、杜英、雪松等中常有发生,严重时造成大面积死亡。在夏季高温时也极易发生。
防治方法:
1、幼苗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敌克松1000倍液浇灌,可起到灭菌保苗的作用。
2、及时拨除和处理病株,减少感染源。
3、最好是在播种或种植前,用福尔马林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50亳升,加水16-24斤浇灌于土壤中,或用硫酸亚铁,每亩15公斤,拌细沙撒于土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