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木本植物模纹

2011/8/21 20:02:02

木本植物模纹是运用萌蘖力极强的小灌木或生长缓慢的小乔木,以高密度的株行距栽植并加以修剪整形而形成的线状或片状的植物图案。木本植物模纹在抗旱、抗病虫害、管理方便度、使用经济性等方面具有草坪和草花无可比拟的优点。它以整齐的造型,明艳的色彩可营造出或婉约细腻、或大气磅礴的园林景观,在大环境绿化、单位居住区庭院绿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木本植物模纹常用的品种红色类有红叶石楠、红叶小檗、密枝红叶李、红瑞木、美国红栌、红叶女贞等;黄色类有金叶女贞、金森女贞、洒金柏、金边黄杨等;绿色类有小叶女贞、大叶黄杨、小叶水蜡、南天竹、雀舌黄杨、黄杨、地柏、龙柏、珊瑚树、六月雪等;花果类有月季、棣棠、火棘、黄刺玫、日本矮紫薇、贴梗海棠、锦带、矮生石榴等。
  遵循设计原则
  木本植物模纹设计要遵循变化与统一相济的原则。应通盘考虑,统一布局,灵活变化。模纹布置有统一的基调和模式,宜高低错落、色彩对比鲜明,忌品种过杂、图案过于细碎。在变化方面应做到虚实结合,通常常青植物、模纹栽植带为实,植于后;落叶类、花果类植物、模纹间的空隙为虚,植于前。
  木本植物模纹设计还要遵循功能与生态结合的原则。中国园林强调“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理念,维护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是造景的基本要求,通过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则的研究,从宜人的角度出发,在最细微处体现对人的关怀,并突出实用功能避免那些不安全的设计形式与手段。顺应模纹不同设置场所的需求,在耐火、防眩、防刺伤、防遮挡等方面针对性做好设计工作。
  地域适应性和文化融合性也是设计的重要原则。任何一种植物都应有与其习性相适应的环境。木本模纹植物在具体应用时应根据地域、气候、土壤等立地条件的差异,因地制宜选择适生植物,避免反地域、反气候,反季节地使用木本模纹植物,如强喜光的龙柏模纹栽于树下屡补屡死,难成景观的原因就是违背其生态习性的结果。
  在文化方面,我国园林植物造景注重“文以景名,景借文传”。重视营造与当地历史文化相联系的艺术景观,以突出反应当地所固有的自然历史与民族精神特质,避免“反文化”的造景形式的出现。常州市荆川公园木本植物模纹的应用就很有特色,明代文学家、抗倭英雄唐荆川立于战船上的武像雕塑下布置本植物模纹,木本植物模纹修剪成水波浪的形式很好地衬托出主题雕塑的环境。假若纪念纺织家黄道婆的雕像下,以多色纵横交错的模纹条块布置,不难给人以布的联想,从而彰显了主题人物的业绩,显露出浓郁的文化色彩。
  丰富应用形式
  布置花境。路边、花坛内单纯以草花布置花境,更新周期短,养护成本高。以木本模纹植物材料取代草花,或部分取代草花布置花境,不仅在质地、色彩、层次上更为丰富,面且能维持花境形态的长期稳定性。用木本植物模纹布置花坛,应尽可能选择观赏期一致的植物材料组成,以形成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为弥补其花色不够丰富的缺陷,必要时可于主视面上设置草花种植区,定期更换草花,达到二者互补,相得益彰。
  作衬景与底色,单一绿色品种的木本植物模纹,可取代草坪形成“立体草坪”。同一品种不同高度的木本模纹植物分类渐次栽植,可在平地上营造起伏有致的地形;为强化花灌木等树丛的群落性,用木本植物模纹勾划边界,遮挡墙角等不雅之处也是木本植物模纹常见的应用形式;与花灌木、球类、景石、雕塑等有机配合,作为衬景可以形成复合的立体景观,突出主景,增添园林美感。
  作主景。木本植物模纹主要以图案的形式出现,图案主要有具象式和抽象式两种。具象式图案主要有规则的几何图案和象形图形两种。规则几何图案常用于华丽建筑的周边,象形图案(如十二生肖图案)可用于公园等娱乐场所。具象式图案尺寸比例要恰当,尺寸不宜大,但要求复杂生动,灵活变化。抽象式图案多用于道路、广场等大尺度的园林空间,要求简洁流畅,具有轻盈的曲线美,强调“神似而不求形似”,忌在一块绿地中出现多个形态各异而互不联系的图形。抽象式图案常以几种色叶植物组成流畅灵动的线条,以勾画模拟事物的特征。如道路绿带中“龙凤呈祥”的造型,就是采用三条流畅型彩带作凤尾借代“凤”,以变型的弧线借代“龙”,“龙”与“凤”之间栽植一大组合球造型代表“珠”,此图案在道路上以二方连续的形式组景,极具韵律感与时代感,表现了现代主义的自由与浪漫。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旅游园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