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灌新技术 绿化浇水周期可由每天延长至半月

2011/8/22 10:10:27

在江海高架下的绿化带中垒起一道宽约10公分的水渠,让经过处理的中水通过小渠进入分布在两侧的水管,最终流向绿化带中滋润树木。无锡市绿化漫灌试点现场,一幕中水回用后润“绿”细无声的场景正在上演。无锡市政园林局介绍,这套覆盖一公里绿化带的漫灌设备看似“其貌不扬”,节水能力却很强,把绿化浇水周期由每天一次变为半个月一次。
  漫灌可节水、防土壤板结

  绿化科学合理是我市迈向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一环,节约型绿化是其中的重要一步。市政园林部门近年来一直在探索如何低成本高效养护绿化,去年6月,园林部门在江海高架靠近靖海公园一段试点漫灌方式,一年多来,效果明显。

  试点之初,园林部门曾在高架的雨水管下方筑起蓄水池,绿化带中垒起水渠,让雨水通过一系列设施灌溉树木。但负责该项目的无锡市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架下的绿化很难接到自然降水,基本靠人工浇水,就是市民经常看到的园林工人拿着大皮管向绿化带喷水,这种浇水方式一来浪费水,二来容易造成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而采用漫灌方式大大节省人力资源和水资源,半个月才需浇一次水。由于这种方式很适合高架绿化,园林部门或将进一步推广。不过该负责人表示,虽然现在漫灌设施在不断改进,但考虑到水质问题,雨水的直接利用率较低,主要还是经过处理后的中水。

  滴灌投入高、水质要求高

  漫灌试点有效果,但为何不用更精细化的滴灌?市政园林局总师办负责人表示,绿化滴灌一般在严重的缺水地区使用,我市在生态农业方面有尝试。

  无锡水体总量丰沛,且目前无锡的中水回用率逐渐提升,绿化用水更多使用中水。无锡市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也曾小范围试行滴灌,但效果一般。一来滴灌前期投入成本高,二来对水质要求也很高。该公司吴总表示,绿化设施设在绿化带里容易被盗,滴灌设备被盗损失很大,同时,长期使用一般的水容易导致喷头堵塞。

  绿化专家表示,在以色列等国滴灌被大量采用,而其使用的滴灌水水质几乎达到了纯净水的标准。这种滴灌设备很好,但价格也很贵,对于目前的无锡来讲,充分利用好中水浇灌绿化是更可行的办法。以后在高架建设之初,就可排入漫灌系统,既可节水,又能节省改造成本。

  在节约型绿化的道路上,无锡还“见缝插针”植绿,在高架上种上爬山虎、凌霄等植物,增加城市绿量,控制粉尘污染,提升城市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