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整地的方法

2011/9/26 12:35:45

苗圃地整地包括浅耕、耕地、耙地、镇压和中耕等五种基本方法。
(1)浅耕是耕地前进行的一种土壤耕作措施。目的是为了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消灭杂草和寄生于表土或土壤表层的病虫害,减少耕地的阻力,提高耕地的质量。 菌圃地轮作区的农作物或绿肥作物收割后进行的浅耕还有清除作物或绿肥残茬的作用,也叫做浅耕灭茬。浅耕的深度一般为4-7厘米。而在生荒地或旧采伐迹地上开辟的苗圃地,由于杂草根系盘结紧密,浅耕灭茬要适当加深,可达10-15厘米。
(2)耕地是整地作业的主要环节。耕地时通过各种机具对苗木土壤进行全面翻动,深可达整个耕作层(甚至更深),因此对土壤改良影响最大。耕地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耕地的深度和季节。 ①耕地深度:是评价整地效果的主要指标。深耕可以调节土壤水热状况和通透性能,对改良土壤结构、蓄水保墒。释放养分、消灭杂草和病虫害具有重要影响。所以有条件的苗圃均应进行土壤深耕。但是,深耕用工多、费用高,而耕地太深也无必要。从壮苗培育的实际需要出发,苗木的根系分布不宜太深,主要吸收根要求分布于十几厘米至二三十厘米深时土层中,所以播种区耕地深度,一般土壤以20-25厘米为宜;移植苗和插条苗因根系分布较深,深耕25-35厘米即可。 各地苗圃具体耕地深度可以根据苗圃所处地区的气候、土壤及育苗的需要酌情确定。比如干旱地区可以深些,湿润地区可以浅些;粘质土耕地要深些,沙质上耕地宜浅;山地苗圃,土层厚的宜深,而土层薄的宜浅;盐碱土地区苗圃,为改良土壤,便于洗碱,耕地深度可达40-50厘米。为了防止形成犁底层,同一地片每年的耕地深度应有所变化。耕作层较浅和新开辟的苗圃地,为扩大苗根吸收面积,耕地深度可逐年增加2-3厘米,同时注意不要打乱原来土壤层次
②耕地季节:一般说在没有苗木生长的地片,一年四季均可耕地,但因苗圃所处位置、气候和土壤情况不同,冬季耕地效果并不一致。在北方以秋季起苗成作物收获后进行秋耕效果最好。对改善土壤的水、养、气、热的作用较大,消灭杂草和病虫害的效果也比较好。对晒垡、冻垡、促进土壤风化以及吸收积雪都有益处。山地苗圃和旱地苗圃以雨季前耕地蓄水效果好,而春耕的效果则较差。在风沙危害较大的地区和秋季或早春风蚀较严重的苗圃不宜进行秋耕,以免引起和加剧风蚀危害。这些苗圃最好在早春解冻后随即耕地,耕后还要及时耙地,以利防风保墒。南方冬季气候温暖,土壤不会冻结,可在冬季耕地。土壤过于粘重的目地,也可以实行复耕,耕后不耙,进行晒白,促进土壤风化和改良。至于具体的耕作时间,要根据土壤质地、土壤粘着力、结持力和土壤湿度情况而定。一般说当土壤含水率为饱和含水率的50%-60%时,土壤的粘着性和结持力最小,耕地的阻力小,效率高,垡片碎,质量好。有经验的人员通常可用手测法确定耕地时间:用手抓一把土捏成土团,距地面1米高处让其自然落地,如果立团能摔碎,此时含水率适中,应该立即耕地;假如土团摔不碎,说明含水率太高,土壤粘着力大,结持力强,耕地阻力大,耕后垡片大,不易打碎,此时耕地尚不适宜。
(3)耙地也叫耙耪、耙耱,是耕地后进行的表上耕作措施。其目的是粉碎垡块,使地表细匀平整,清除杂草,破坏地表结皮,切断土壤毛细管,保蓄土壤水分,防止盐分随水上升到他表。耙地的时间对耙地的效果影响很大。也应根据气候和土壤等情况具体确定适宜的耙地时间。北方冬季有积雪,春天较干旱的地区,为了更好地积雪保墒,秋耕后留坚免耙,待来年早春"顶凌耙地"。冬季很少积雪的地区,应在秋耕时随耕随耙,以利蓄水保墒。干旱地区的苗圃,春旱较重,早春土壤解冻时要及时耙地,春季耕地时则要随耕随耙,以防跑墒。南方苗圃,土壤较粘,为促进土壤风化,一般耕后不耙,等晒日后可连续耙地3-4遍,以达到碎垡、松土、平地的目的。 耙地时要耙细、耙匀,注意不要漏耙,还要将茬根清理干净,以利播种育苗。耙地可能对土壤表层结构有所破坏,所以团粒结构良好的土壤,应尽量少耙地。
(4)镇压是借重物或重力镇压表土层的耕作措施。目的是破碎表土硬块,压实较暄的表土层,增强耕作层的毛细管作用,减少汽态水的损失。 干旱地区苗圃,耕作层土壤疏松干旱,可在春季作床后镇压床面,也可以在播种后镇压播种沟底,以利于毛管水接通,提高床面和播种沟底的土壤水分含量,促进种子发芽。 粘重的土壤,镇压会使土壤板结,妨碍幼苗出土和生长;土壤含水率较高时,镇压也会引起土壤紧实板结,应引起注意。最好是待土壤稍干后再行镇压。
(5)中耕是苗木生长期间进行的土壤耕作。目的是疏松表层土壤,调节水、气状况。中耕通常和除草活动结合进行,这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供应,而且还能减少杂草对水分、养分和光照的竞争,从而促进苗木生长。中耕一般每年要进行数次,中耕的深度应随苗木生长变化,要先浅后深;靠近苗木根际处要浅,向外逐渐加深。以免伤害幼苗的根系,影响其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