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冬防莫入误区 铁线蕨的药用

2012/12/7 18:54:50

冬防是为了让园林植物安全越冬而在秋末或初冬对园林植物采取的保护措施。常用的冬防措施有浇灌冻水、缠干、搭设风障等。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有些人对冬防的认识不到位,在工作中走入了误区,采取的措施力度不够,常使植株发生冻害。现将在冬防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浇冻水 在浇冻水过程中,有三种误区,即浇水过早、过晚和浇水量不够。给园林植物浇冻水,一般在秋末或初冬进行,具体来说在华北地区应在11月底或12月初进行,可视气候情况来定,如气温较低,可以早点浇,气温较高则可适当晚浇几天,总的原则是以水昼化夜冻为宜,过早浇,气温较高,水分会大量蒸发,过晚浇土壤已经上冻,起不到防冻的作用。另外,冬季浇冻水时一定要浇足浇透,宁多勿少,不可水过地皮湿,水分过少也起不到防寒的作用。  


缠树干 对于法桐、合欢等树皮较薄、抗寒性不强的树种,在栽植的头三年应采取缠干的方法来防止发生冻害。在工作中,常出现以下两种错误做法,一是用塑料布缠干,二是用草绳缠只缠树干的下半部。用塑料布缠树干,看似保温,其实对树木非常不利,其原因是塑料布是透明的,白天太阳光出来后,穿过塑料布,气温会很快升高,树体的水分会发生蒸腾,而太阳落山后,这些水珠又凝结成冰,会吸收树体的热量,周而复始会导致树木遭受冻害。正确的方法是,用绿色的无纺布或者彩条布、草绳等来缠干。如用塑料布缠干,里面则应用报纸包裹树干。用草绳缠干,只缠下半部看似合理,其实对于树皮薄的树种,上半部照样会发生冻害,故此正确的方法是将树干一缠到顶,这样才能使树木安全越冬。  


搭设风障 为减轻寒冷干燥的大风吹袭,造成树木冻害,常在树的北面搭设风障。但在工作中,我们常常见到,一些风障搭设的高度不够,挡不住树梢,使得树梢被风吹断或出现干梢。正确的方法是搭设风障时,将风障高于树梢30厘米至40厘米,这样才能起到防止大风吹袭的作用。  


根茎培土 浇灌完封冻水后,在树木根茎部培土也是一种常用的防寒方法,可以有效防止树木根茎部和根系冻伤。在实际工作中,常见到一些人在培土时只是简单地在树木根茎部培几锹土,这样做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正确的方法是,在根部培起直径90厘米,高40厘米左右的土堆,这样才能有效防止树木根茎和根系遭受冻害,并有效保持土壤的水分。  


涂白 涂白是树木防寒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涂白可以反射日光,减少枝干温度局部增高,可有效预防日灼危害。此外,涂白还具有防治病虫害和延迟树木萌芽的作用。在工作中,有些人为了图省事,直接用一些白涂料或石灰溶液来涂白,不加入石硫合剂原液和食盐,起不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正确的做法是用水10份,生石灰3份,石硫合剂原液0.5份,食盐0.5份,油脂(动植物油均可)少许。这样配制出的涂白剂不仅能防寒,而且有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树基堆雪 树基堆雪可以起到保持一定低温,避免过冷大风侵袭,在早春雪化后可降低地温,防止树木过早萌动而遭受晚霜的危害。在北方地区,堆雪是很常见的一种防寒方法,但有些城市或地区,为了所谓的“美化”,降雪后将积雪全部清除,不将其堆积于树穴中,极大地浪费了资源。正确的方法是,清除积雪后,将其堆积在树穴内,可采取拍实的方法加大堆积量,平时可及时将雪堆上的垃圾及时清除,保持环境整洁。


 


铁线蕨的药用价值


铁线蕨为水龙骨科植物,又名猪鬃草。铁线蕨为羽状复叶的蕨类植物,高约30cm。原产于南欧,生长在潮湿、阴凉地带。



铁线蕨在古代即作为药物使用。草药学家指出其有助于治疗气喘、咳嗽、呼吸急促。对于治疗黄疸、腹泻、吐血以及疯狗咬伤有极好的效果。同时可以利尿、通经。此外,还能溶解膀胱、脾脏及肾脏中的结石。目前,西方草药仍将其用于治疗咳嗽、支气管炎、粘液分泌过多、咽喉肿痛、慢性鼻充血及鼻塞。本品还对头发和头皮的各种病症有较好疗效。


含多种黄酮(包括芦丁和异栎素)、萜类化合物(如铁线蕨酮鞣质、原花青素及粘液质。


妊娠期妇女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