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岩桐的种植方法 养扶桑花

2012/12/26 19:15:41

位置:有散射光的地方生长良好,属于室内植物,并不适合室外种植,尤其不可淋雨或受到太阳直晒,最好位置是放在窗台边,若放在办公室桌上,可加上灯光补充光线。
土壤: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壤土为佳,可用泥碳土混合蛭石,珍珠石来,切忌不要积水。
水分:大岩桐叶片及花都被有绒毛,且花朵硕大,所以浇水时不要让水积存在花苞或叶片上。
日照:室内明亮处皆可生长,窗台边日照刚好,但若是西晒面仍要注意遮荫;若放置书桌前,可加上植物灯补充光线,花期可长达2-3个月。
温度:生长适温在20-30度,属于暖带植物,在南方仍以初春为主要花期,而夏季的高温高湿并不适合它的生长,冬天温度太低也会使生长迟缓。
肥料:约10-20天补充液肥一次,少量多次施肥。进入花期后则补充磷钾肥,其主要养分由球根提供,开花后可不必再施肥。
照顾:自花市购得的盆花,可放在客厅靠窗的位置。开过的花要从花梗基部摘除干净,不仅可避免浪费养分,也保持植株的清洁。花期过后,植株容易腐烂,可放置在通风阴凉之处,减少供水。大岩桐有红、紫、白、粉等颜色,也有单瓣、重瓣品种,一般居家种植不适合自己从种子或分球种植起,最好还是买有花苞的盆花。
  桑花别名朱槿、大红花、朱槿牡丹。为锦葵科常绿大灌木。茎直立而多分枝,高可达6米。叶互生,阔卵形至狭卵形,长7~10厘米,具3主脉,先端突尖或渐尖,叶缘有粗锯齿或缺刻,基部近全缘,秃净或背脉有少许疏毛,形似桑叶。花大,有下垂或直上之柄,单生于上部叶腋间,有单瓣、重瓣之分;单瓣者漏斗形,通常玫瑰红色,重瓣者非漏斗形,呈红、黄、粉等色,花期全年,夏秋最盛。为马来西亚国花。


  栽培管理:


  扶桑生长旺盛,花期长,需要充足的养料,所以求盆土十分肥沃。栽培扶桑的盆土配制,应按其生长阶段给予不同的比例调制。扦插成活时先上3寸盆,可采用园土7份、粪土1份、沙1份的比例配制盆土。上盆后要放在半荫处。经10―15天缓苗后,移到阳光充足的地方。根据气候干湿情况,每天浇水1―2次。经2个多月的生长,可以换入5寸盆。盆土要用8份园土、2份粪土配制,同时在换盆时,底要放些饼肥粉作基肥。


  当幼苗长到20厘米高度时,进行第一次摘心,促使下部腋芽萌发。在基部萌芽成枝过程中,选留生长强度相仿的,分布均称的新技3―4枝,抹去其余的腋芽,使养分集中供所留枝条的生长。


  第二年春暖移往室外培养时,可换入8寸盆,盆土可采用6份园土,4份粪土,盆底用蹄片角屑和骨粉作基肥。同时每枝留10厘米左右进行短截,萌发后每枝选留2枝,其余的小枝均抹去。


  第三年春季不必换盆,但需继续进行短截修剪。修剪原则是去弱留强,去密留稀,使株丛既饱满又匀称,培养好优美的骨架。第四年春季以及以后每隔2年进行换盆,逐步换为10―12寸盆,盆土用园土6份与粪土4份的比例配制。换盆时抖落边缘陈土,修去部分老根。


  扶桑生长期间的肥水管理:盛夏期每日早晚各浇1次水;春、秋季上午如盆土干可补充少量的水,下午普遍浇1次水。生长期间还要注意叶面喷水,以提高空气湿度,特别放置阳台更应注意喷水。冬季则要根据越冬条件浇水,在温室内越冬,每隔1―2天浇水1次,在普通室内越冬,则每隔5―7天浇水1次,水量不宜大。生长期追肥,一般以每15―20天1次液肥;植株幼小时,肥料宜淡,次数宜勤,成年植株肥料宣较浓,间隔时间可较长。入室越冬时,在盆土表面撒一薄层干肥,肥料用粗粒饼粉、酱渣粉粒均可。


  扶桑病害不多,常发生的虫害有嫩枝叶上的蚜虫和枝干上的介壳虫。这两种虫害均可采用40%乐果1000倍液喷杀。发现少量介壳虫时,可用硬毛刷刷除。


  扶桑花喜温暖湿润的气候, 而且怕干,特别喜欢肥,大花宝(化肥)埋在花盆边缘,就能促使它开花。(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