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的修剪养护及病虫害防治

2012/2/8 11:52:42

一、月季的修剪方法:

  修剪是月季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它与其他花卉不同,在栽培成株后的成长过程中,几乎都需要进行修剪,才能四季花繁叶茂。

  在月季生长期,要进行抹芽、打蕾、除残等工作。抹芽就是对春季生长得过多的幼芽,除主枝上留2-3个以外,其余的统统抹除。打蕾就是除保留中间 一个主蕾外,把其余的侧蕾都摘除。这两种措施都是一个目的,除去无用废芽杂枝,避免养分浪费,让养分集中供给主枝,使植株成长快、枝条茁壮,开花硕大、丰 满而鲜艳。除残花,就是在花开残败时及时剪去花朵及其以下的两个复叶。目的是避免花朵附近的几个腋芽萌发弱枝,开出畸形小花,既浪费养分,又破坏花形美 观。

  在月季的休眠期,也要修剪。修剪时间是在春节前后,主要是对2年以上的大棵月季从基部剪除病虫枝、枯枝、弱枝和重叠枝、交叉枝。另外就是分别根 据月季的品种和特性及生长情况进行不同程度剪枝:对长势差的植株只保留2-3个主枝,可剪去2/3,称为“强剪”;对长势正常,株型端正、勤开花的品种, 可剪去1/2左右,这种情况称为“中剪”;对长势健壮、开花频繁的植株,则只段剪去1/3,称为“弱剪”。

  对盆栽月季的修剪与大棵月季不同:太小的植株,不宜修剪;25厘米高以下的,剪去1/3即可;25-35厘米的剪去1/2;35厘米以上的可剪去2/3。对露地越冬的月季,为了防寒、防干,避免植株受伤,冬季可暂不修剪,待到春天时再行修剪。

二、月季常见病虫害防治:


月季白粉病


  症状 月季白粉病是世界性病害,危害月季、玫瑰、蔷薇等植物。病菌侵染月季的叶片、花器、嫩梢等。早春,病芽展开的叶片上下两面布满白粉。叶片皱缩反卷,变厚,逐渐干枯死亡,成为初侵染源。生长季节叶片受侵染,首先出现白色的小粉斑,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白粉斑,严重时白粉斑相互连接成片。嫩梢和叶柄发病时病斑略肿大,节间缩短。花雷被满白粉层,萎缩干枯。病轻的花蕾开出畸形花朵。

  总之,白粉病对月季危害较大,病重引起早落叶、枯梢、花蕾畸形或不能开放,连年发生则严重地削弱月季长势。该病病原是蔷薇单囊壳菌。月季上只有无性态,即粉孢霉属真菌。结合修剪除病枝、病芽和病叶并销毁,以减少侵源。药剂防治月季白粉病的方法如下。

  (1)休眠期喷洒波美2~3度石硫合剂,消灭病芽中的越冬菌丝,或病部的闭囊壳。
  (2)药剂防治常用的有2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0%苯莱特(丁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碳酸氢钠250倍液。硫黄粉常用于温室的冬季防治。
  (3)B0-10、抗霉菌素120等生物农药对白粉病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抗霉菌素120(120农用抗菌素、TF-120)化学名称为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为链霉菌一新变种,外观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在酸性和中性介质中稳定,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抗霉菌素120是一种广谱性抗菌素,对许多植物病原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月季白粉病的防治,是于白粉病初发生时,用有效浓度100毫克/升喷雾,间隔期15~20天,连续喷药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