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绑毒绳防治柞树花布灯蛾的技术研究

2012/4/30 20:16:55

花布灯蛾(CamptolamainteriorataWalker)又名黑头栎毛虫,是一种适应性强,易暴发成灾的森林害虫。近几年
已桓仁县大部分地区成灾,全县发生面积达26万亩,北甸子乡、向阳乡、库区林场等地发生尤为严重。为保证防治质
量,县森防站经过反复试验,先后采取冬季人工捕捉幼虫虫苞、夏季林内释放烟剂、粉剂、上树前期树干绑毒绳等方法
进行防治。试验表明,人工捕捉幼虫不能将所有虫苞完全拣除,有遗漏,林内释放烟剂、粉剂既污染环境,又易杀伤天
敌,而且孵化在虫苞内幼虫不能杀死,树干绑毒绳效果最佳,能有效杀死上树及下树期幼虫,对人畜安全,不杀伤天
敌。
一、花布灯蛾在桓仁地区生物学特性
花布灯蛾在桓仁地区一年一代,以3龄幼虫群集在树干或枝丫处结成虫苞潜伏越冬。次年春季3月底4月初,当温度
达到9℃左右,越冬幼虫开始上树,随着温度的改变,虫苞逐渐移向树干上部或枝条上,柞树芽孢未萌发前,幼虫再次结
成虫苞潜伏在芽孢附近,当芽孢萌发后,幼虫于黄昏后出虫苞爬上小枝条,咬食萌发的芽孢,在芽孢上咬1-2个圆洞,钻
入芽内取食,留下空孢片,引起芽孢干枯,严重影响柞树开花抽叶。4月下旬,当柞树嫩叶盛发时,大量幼虫取食嫩
叶。5月中下旬幼虫老熟,沿树干爬到地面枯枝落叶层或石块下作茧化蛹。蛹6月下旬7月上旬羽化成虫。成虫白天停息叶
背,黄昏交尾,次日产卵在树冠中部的叶背面,卵块上覆盖雌蛾脱下的粉红色绒毛。卵期8-20天。幼虫孵化时,从卵底
咬破卵壳爬出,群集卵块周围,然后在卵块下面吐丝结成灰白色虫茧。11月份气温下降到10℃左右,幼虫沿树干下移做
虫茧群集越冬。
二、花布灯蛾在桓仁地区发生危害状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北甸子乡、库区林场、向阳乡、古城镇发生尤为严重,全县发生面积呈上升趋势。
表12007-2009年桓仁地区花布灯蛾发生面积统计表单位:亩
发生地点 各年发生面积 2007 2008 2009 城郊林场 101.5 101 50 和平林场 987 987 700 库区林场 49897 49897 44351 八里甸子林场 0 0 0 二棚甸子林场 11947 11946 21752 黑沟林场 6959 6959 500 普乐堡林场 310 310 0 二棚甸子镇 1331 1331 19000 桓仁镇 10472 18700 19200 向阳乡 0 0 30911 华来镇 13799 13799 3700 沙尖子镇 1700 1700 20200 雅河乡 12544 12544 19939 普乐堡林业站 910 910 9425 黑沟乡 8660 8660 3522 五里甸子镇 0 885 2561 八里甸子镇 0 0 0 木盂子矿管委 2235 2235 1700 古城镇 88368.5 88368 9409 二户来林场 490 490 535 北甸子乡 33240 33240 50890 合计 243951 253062 258345三、绑毒绳防治花布灯蛾的理论依据
经过多次反复观察发现,桓仁地区气候寒冷,花布灯蛾在树干上做虫苞越冬成活率极低,而在地面做虫苞集群越冬
死亡率低成活率高,3龄幼虫越冬或上树取食时在树干上沿一条灰白色明显丝道排成排行动,根据幼虫下树越冬和翌春上
树危害的生物学特性,我们提出了应用绑毒绳防治的方案。
四、毒绳制作方法
1.毒绳制作原料
根据毒绳绑到树上后药品要挥发缓慢而且成本低的原则,我们选用菊酯类农药与废弃机油,以2:8的比例混合,绳
采用包装用纸绳。配药品需要的容器直接在地面挖深约长3m×1.5m×1m的坑,为防止药品渗漏,用塑料将药品与地面隔
离。蘸取毒绳工具使用长1.5m左右木耙,前面按上铁钩。
2.毒绳制作方法
将菊酯类农药与废弃机油以2:8的比例搅拌均匀后,倒入容器(挖好的坑)中,再次搅拌使药与油混合更加均匀,
然后将绳倒入混合液中,浸泡30分钟,待绳完全侵透,用木耙将泡好的毒绳取出,放在塑料上,放置4-5小时,使毒绳上
多余的混合液完全溢出,最后装入袋中,待用。
五、林中防治及注意事项
3月中下旬,花布灯蛾上树前10天左右(气温达到9℃前),将毒绳绑在距树干基部1米左右。
1.防治时间一定要在花布灯蛾上树前,否则部分幼虫上树导致防治效果不佳。
2.毒绳捆绑在树上时一定要捆紧,防止幼虫能够沿树干与绳的空隙向上爬。
3.林中所有寄主林木都要捆绑,防止遗漏后幼虫上树继续危害。
4.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防毒准备工作,戴上防毒面具或口罩、手套,以免近距离接触农药发生中毒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