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蜜桔设施栽培遏制疮痂病发生

2012/4/30 20:17:24

南丰蜜桔设施栽培遏制疮痂病发生
南丰蜜桔是宽皮柑桔中最易感染疮痴病的品种之一。据笔者调查,南丰县南丰蜜桔园防治南丰蜜桔疮痂病一般用药都在5~7次,防治效果还不十分理想,严重影响了南丰蜜桔的外观和内在品质。我所于2001年11月建成占地600平方米的设施大棚,通过2002年和2003年上半年共一年半的试验,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特别是能有效地解决南丰蜜桔疮痂病问题。笔者现将设施栽培南丰蜜桔果实疮痂病的发生情况报告于后。
1材料与方法
于6月中旬进行调查。据笔者观察,设施栽培南丰蜜桔在5月上旬果实就不再被疮痂病侵染。
在设施栽培大棚内采取随机抽样法抽取6株结果树,在每株树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中部选一个枝组,对这4个枝组上的果实全部调查,统一计算。并采用以下果实发病标准进行分级:0级无病斑;1级1~3个病斑;3级4~9个病斑;5级10~15个病斑;7级16个病斑以上。
2 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看出,设施大棚栽培南丰蜜桔果实疮痴病发生显著减少,效果十分明显。
2002年设施栽培大棚内防治南丰蜜桔疮痂病共喷药3次,分别是1月28日春芽一粒米长时甲基托布津500倍液;3月10日谢花2/3时世高1500倍液,4月10日霉能灵900倍液。施药3次后,防治疮痂病效果非常理想,未感染疮痂病果实达95.85%。普通桔园防治疮痂病共喷药6次,分别是3月19日春芽一粒米时用1∶1∶100波尔多液,3月31日代森锰锌500倍液;4月12日谢花2/3时用0.6∶0.8∶100波尔多液;4月29日安扑菌1000倍液,5月15日世高1500倍液;6月1日多菌灵500倍液,但防治效果仍不十分理想,未感染疮痂病果实只有38.07%。2003年设施栽培大棚内防治南丰蜜桔疮痂病喷药也只3次,分别是1月18日春芽一粒米长时甲基托布津500倍液,2月21日谢花2/3时世高1500倍液;4月2日安扑菌1000倍液,防治效果同样十分理想,未感染疮痂病果实达92.61%。普通桔园喷药达6次,防治效果仍不十分理想,未感染疮痂病果实也只有43.60%。
南丰蜜桔疮痂病在适宜发生的温度范围内,影响疮痂病发生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湿度大小。适温高湿是疮痂病发生流行的必备条件,在此二者中,缺少任何一个因素都能遏制疮痂病的流行发生。而设施栽培就能很容易解决这一问题。因它覆盖薄膜,隔断雨水,能有效控制大棚内的湿度。我们只要在适宜疮痂病发生的温度范围内(15~28℃),控制棚内水分,从而降低棚内湿度,而在高温时(大于30℃),适当喷水,增加棚内湿度,这样既能有效地抑制疮痂病的流行发生,又不影响南丰蜜桔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
3小结
通过2002~2003年一年半试验看出,设施栽培能有效地遏制南丰蜜桔疮痂病的流行发生,从而减少用药次数,实现南丰蜜桔无公害栽培,并为南丰蜜桔大面积推广避雨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