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高干壮苗培育技术

2012/4/30 21:39:48

苗木是造林的物质基础。培育泡桐优质壮苗,不仅对提高桐木产量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还是发展多种经营和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

  泡桐是我国的特产树种,是平原绿化、营造农田防护林、四旁植树和林粮间作的重要树种。泡桐属玄参科,落叶乔木,喜光树种,在土壤肥沃、深厚、湿润但不积水的地块生长良好。泡桐木材纹理通直、花纹美观、色泽悦目、材质轻软、不翘不裂,是生产单板材最优良的材料,也是生产刨花板和造纸的优良原料。

  泡桐高干壮苗培育以埋根育苗为主。此方法具有简便易操作,苗木出土一致,生长整齐,成苗率高,容易管理,生长迅速等优点。泡桐埋根育苗技术要点如下:

  1.选好圃地 整地施肥

  1.1 圃地选择 育苗地选择肥力中等以上,土层深厚,通气条件好的壤土和沙壤土。泡桐喜湿怕涝,圃地必须排水良好、地势平坦。一般不要重茬育苗。

  1.2整地施肥 细致整地是培育壮苗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进行秋冬深翻40厘米以上,春季育苗前施足基肥,一般用磷酸二胺40千克,尿素50千克,饼肥100千克。春季干旱时应浇一次透水,以土壤含水量在15-20%为宜。

  1.3 科学筑床 泡桐高干壮苗培育以高垄育苗为主。按1米行距作埂,埂的规格要求顶宽40厘米,底宽60厘米,高20厘米,然后在埂上按设计好的株距进行埋根。其优点是提高地温,加厚活土层,肥料集中,苗根发达,生长旺盛。

  2.良种壮苗

  2.1 选用生长迅速、干形通直、适应性强的抗病品种,不宜选用泡桐丛枝病发病率较高地区的苗根。

  2.2 育苗技术 桐根挖出后,应剪成长15-18厘米,粗1-2.5厘米,上平下斜,剪口平滑的根穗。根穗要求无损伤、无病虫害。剪好后应及时晾晒1-2天,然后按50-100根扎成捆。为了使埋根苗出苗早、出苗齐,育苗前应进行催芽处理。催芽方法有阳畦催芽和温床催芽两种。阳畦催芽一般在埋根前半月左右进行,选择背风向阳地方,挖深40厘米,宽1.5米东西方向的阳畦,长度视根穗数量而定。畦内铺5厘米湿沙,种穗大头向上,上面覆盖8厘米的湿沙,然后覆盖透明塑料薄膜,夜晚盖草帘保温,15天左右发芽刚露即可进行育苗。温床催芽与阳畦作床方法大致相似,深度50厘米床内铺由马粪、麦秸和壤土配成的酿热料20厘米,种随上面再盖酿热料5厘米,其它操作与阳畦方法一样,由10天左右芽开始露出,2-3天后即可苗圃育苗。

  3.合理密植 适时埋根

  3.1 密度适宜 泡桐喜光,生长迅速,育苗密度应根据壮苗标准和土壤肥力而定。行距一般1-1.2米,株距1-0.8米,也有为改善通风条件而采取宽窄行等形式。

  3.2 埋根适时 泡桐育苗时间一般为3月中下旬,催芽桐根可在4月上旬育苗。埋根前应在埂上定点挖穴,将桐根大头向上,单根直立穴中,上头与地面相平,然后封土压紧、踏实,种根上面封3厘米虚土,催过芽的种根应注意防止伤嫩芽和幼根。

  4.采取措施 促进早期生长

  为了培育高干壮苗,缩短桐苗生长初期提前进入速生期,除采用催芽技术外,应采取地膜覆盖技术。即在埋好根的垄式畦上覆盖0.0015毫米的白色地膜,覆盖后及时查看,边际要封好,待露处用利刃将膜划破,不要伤苗芽,并及时封好土,以保持膜内“小气候”从桐苗出土到苗高10厘米左右这个阶段对苗木后期高生长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这个阶段要勤观察,土壤不宜过湿,影响地温,伴土增温,便于促芽增根生长,对一个种桐上萌发几个芽的,要去弱留一个强壮芽,即抹芽定株。

  5.科学管理 加快生长速度

  5.1科学追肥 泡桐埋根育苗年生长规律可分四个阶段:从埋根到苗木出齐为自养阶段,依次为生长初期阶段、速生阶段和生长后期阶段。在民权林场一般为6月下旬前为生长初期阶段。这一时期根系生长较快,高生长较慢,应促墒增温促进根系发育,及时浇水防旱。从7月上旬到8月下旬为桐苗速生阶段,其高生长量占苗木全部高的75%左右,需要充足水肥供应。因这一时期已进入雨季,主要及时施入速效肥为主。8月下旬到落叶为生长后期阶段,这一时期应停追肥和浇水,以提高苗木的木质化程度。

  根据桐苗生长规律和土壤肥力来确定追肥量。第一次追肥应在5月下旬,此次追肥量要少;第二次在7月中旬以速效氮肥为主,第一次和第二次可同时混施磷钾肥。对中等肥力土壤,第一次施尿素30千克,第二、三次各施尿素50千克。施肥方法:一般在距苗木20-30厘米处开沟式挖穴施入后覆土踏实,干旱时要及时浇水,防伤根灼叶损伤苗木。

  5.2 病虫防治 泡桐病虫主要有:炭疽病、黑痘病、地老虎、根瘤线虫、蛴螬等。防治方法:可在整地时或幼苗期进行常规药物防治地老虎、蛴螬、根瘤线虫;对病害的防治,可在幼苗期每隔15天喷洒一次200--25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600--8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