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橑尺蛾形态特征|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2012/4/30 21:40:42

木橑尺蛾形态特征|发生规律|防治方法---木橑尺蛾Culcula panterinaria Brener et Grey,属尺蛾总科尺蛾科。分布在辽宁、山东、河北、内蒙古、山西、河南、陕西、四川、云南、广西、台湾等地。寄主主要有落叶松、刺槐、核桃楸、鼠李、胡枝子、李、柳、山楂、榆、珍珠梅等植物。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8-22mm,翅展55-65mm。体黄白色。雌蛾触角丝状;雄蛾双栉状,栉齿较长并丛生纤毛。头顶灰白色,颜面橙黄色;喙棕褐色;下唇须短小。翅底白色,翅面上有灰色和橙黄色斑点。前、后翅的外线上各有1串橙色和深褐色圆斑。但圆斑隐显变异很大;中室端各有1个大灰斑。前翅基部有1个橙黄色大圆斑,内有褐纹。翅反面斑纹和正面相同;但中室端灰斑中央橙黄色。 卵 长0.9mm。扁圆形,绿色。卵块上覆有一层黄棕色绒毛,孵化前变为黑色。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60-80mm。幼虫的体色与寄生植物的颜色相近似,并散生灰白色斑点。头顶中央有凹陷成深棕色的“∧”形纹。前胸盾具峰状突起。气门椭圆形,两侧各有1个白色斑点。臀板中央凹陷,后端尖削。 蛹 长约30mm,宽8-9mm。初为翠绿色,后变为黑褐色,体表光滑,布满小刻点。
发生规律 1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羽化盛期为7月中、下旬,幼虫孵化盛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老熟幼虫于9月为化蛹盛期。 成虫多为夜间羽化,晚间活动,羽化后即行交尾,交尾后1-2天内产卵。卵多产于寄主植物的皮缝里或石块上,块产,排列不规则并覆盖一层厚的棕黄色绒毛。每雌可产卵1000-1500粒,最多达3000粒。成虫趋光性强,白天静伏在树干、树叶、杂草等处,容易发现。成虫寿命4-12天。 卵期9-10天。幼虫孵化后即迅速分散,很活泼,爬行快,稍受惊动,即吐丝下垂,借风力转移危害。初孵幼虫一般在叶尖取食叶肉,留下叶脉,将叶食成网状。2龄幼虫则逐渐开始在叶缘危害,静止时,多在叶尖端或叶缘用臀足攀住叶的边缘,身体向外直立伸出,如小枯枝,不易发现。3龄以后幼虫行动迟缓,通常将一叶食尽后,才转移危害。静止时,一般利用臀足和胸足攀附在两叶或两小枝之间,和寄主构成一个三角形。由于虫体颜色和寄主颜色相似,不仔细观察,很难分辨。幼虫共6龄,幼虫期40天左右。 幼虫老熟即坠地化蛹,少数有吐丝下垂或顺树干爬习性,老熟幼虫入土前先在地面爬行,选择土壤松软、阴暗潮湿的地方化蛹,如石块缝里、乱石堆中、树干周围和杂草中。化蛹入土深度一般在3cm左右。 防治方法 1.秋季人工挖蛹,可大量消灭成虫。 2.灯光诱杀成虫,成虫出现期,可在林缘或林中空地设诱虫灯诱杀成虫。 3.化学防治 1)初龄幼虫期,可用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喷杀幼虫。 2)幼虫转移树冠为害或成虫期,可用50%杀虫净、50%敌敌畏、50%杀螟松或甲基一六0五粉剂等药剂进行飞机超低容量喷雾或喷粉,也可施放烟雾剂熏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