涝灾后如何防控病虫害

2012/4/9 14:22:01

  涝灾为植物病原菌的传播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病原菌可以通过风雨、水流进行高效传播。涝灾造成花场或花卉种植园小气候环境发生改变,尤其使湿度明显增大,从而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同时,涝灾使花卉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从而使花卉的抗病性降低。因此,涝灾易使花卉病害爆发流行成灾。
  涝灾后易爆发的病虫害主要有以下几种:细菌病害,如花卉细菌性软腐病、细菌性叶斑病;真菌病害,如花卉疫病、立枯和猝倒病、炭疽病、根茎腐烂病、枯萎病、白绢病等;线虫病害,如花卉根结线虫病等;虫害,如粉虱、蚜虫、蓟马、蚧壳虫等。
  涝灾发生后,为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生产者应进行以下处理:一是及时排水,减少病菌、害虫的传播;二是改善通风透气条件,降低花棚内、盆中基质湿度,使小气候条件不利于病菌生长发育,从而控制或减少病菌的繁殖量;三是采用合理的摆放和种植密度,降低小气候环境湿度,控制病菌的侵染和病害的发生;四是搞好清洁卫生,清除病残杂体和虫卵、虫体,减少病菌量和虫量;五是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花卉抗病性;六是用药剂保护伤口,控制或减少病菌的侵入和侵染及害虫的危害,从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流行。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花卉创新团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