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大苗这样养

2012/4/9 14:23:06

  近年来,各地城市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园林景观品质不断提升,对绿化苗木的规格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胸径15厘米至20厘米的高质量大乔木在园林工程中颇受青睐。然而,规格大、质量高、成批量的工程苗在市场上并不好找。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不少苗农和企业都想了解大规格绿化苗木的科学栽培管理技术,以便抓住市场商机。
  光合园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丰忠,结合自己多年从事苗木生产和销售的经验,总结了一套培养高品质大苗木的栽植模式。适合于除丛生灌木以外的绝大多数乔木和灌木的栽培。
  以速生白蜡为例,首先在选苗方面,选择高度3米以上、粗壮、生长良好、色泽正常、树干光滑、无病虫害的苗木。
  在栽植过程中对于株行距的控制尤为重要。苏丰忠介绍说,苗木从栽植到长成胸径15厘米至20厘米的大乔木,通常需要进行3次较为关键的稀苗处理。起初,苗木按照株距1.5米、行距2米栽植。栽植完毕后,定干在2.8米高处。从近几年的园林工程需求来看,乔木工程苗的分支点大都设计在2.5米高左右,因此定干在2.8米,待苗木树冠成型后,整体高度正合适。
  待苗木生长两三年后,结合树形及苗木市场价格进行第一次稀苗处理。按株距隔一留一,使株行距变成3米×2米,继续培养。
  生长空间充足,可以加快苗木的生长,大概3年以后,待苗木胸径长至8厘米左右时,再进行稀苗处理。这一次是将行距隔一留一,使株行距变成3米×4米。
  经过这两次株行距的调整后,待苗木胸径长至12厘米时,再稀苗一次,最终将株行距调整为6米×8米。每亩地保留30株左右的苗木。根据市场需要,继续培育成胸径15厘米至20厘米的大规格标准苗木即可。
  在整个栽培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要配合以适当的修剪和水肥管理措施。防止偏冠、抑制徒长枝条,保证树木具备一个圆满的好冠形。当苗木胸径达到10厘米以上时,基本不用再修剪。
  另外,虽然按照株行距将苗木保留好了,但由于苗木本身根系生长的问题,一定还有一些长势略弱、规格偏小的苗子。对于这些苗,要根据情况进行个别追肥。
  按照以上栽培方式,地面空间比较大,除杂草是个重要问题。苏丰忠介绍了一种“套种大豆防杂草模式”。即圃地里套种上大豆,待大豆长到50厘米至70厘米高、豆角刚刚形成时,用手扶旋耕机把大豆苗旋在地里,腐烂以后作为腐殖肥料,增加土壤肥力,促进苗木生长。此模式经过实践验证,效果很不错。另外,为增加苗圃收入,还可以套种耐阴地被植物,比如萱草、鸢尾、麦冬、常春藤、玉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