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生长发育各阶段对水分的要求

2012/4/12 17:54:37

不论什么花卉,播种后都需要较高的土壤湿度,以便湿润种皮,使种子吸水膨大,有利于胚根和胚芽萌发。对扦插苗来说,在插条发根之前,只能依靠切口处的导管切面来吸收水分,如果土壤含水不足就会干枯死亡。
在花卉的幼苗期不要浇水过多,否则幼嫩的植株会发生徒长,茎秆细弱。在育苗容器内由于苗棵过密还会倒伏,一旦通气不良,很容易发生病害。因此应保持较低的土壤湿度才能防止徒长,使花苗坚实健壮,这一措施叫做“蹲苗”。
花苗长成以后,在土壤含水量不超过60%的情况下,可防止枝条不断地加长生长,从而减少养分的无谓消耗,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和贮存,并能促进花芽分化,使花蕾的数量增多。
开花以后如果浇水过多,雌雄蕊会很快完成自身的授粉受精过程,花瓣会很快败谢而使花期缩短,不利于观赏。因此,在花蕾透色以后应尽量少浇水,可以延长观花的时间。
对观果类花卉来说,在幼果期土壤的含水量不要过大,否则会促使结果枝处于休眠状态的顶芽和侧芽萌发而抽生许多新梢,与幼果争夺养分,影响幼果发育造成落果。待果实坐稳后再逐渐加大浇水量,促进果实加快生长。当果皮着色后,说明果实已基本成熟,如果这时仍供应充足的水分,果实会很快老熟脱落,为了延长挂果时间,应当尽量少浇水。
每年夏季,在当年抽生的新梢上开始抽生新的顶芽和侧芽,这时枝条停止加长生长而转为加粗生长。进人秋季顶芽和侧芽大都已发育充实并处于休眠状态,为来年早春抽生新梢做准备。如果立秋后土壤水分过多,常会促使这些休眠芽在秋后萌发而峨白生秋梢(二次枝),这些秋梢在人冬前都不能木质化,因而会受冻抽干,白白浪费掉大量营养,妨碍花芽分化,使来年的开花数量大大减少。因此,不论是地栽还是盆栽花木,立秋以后都应防止土壤过湿,特别要注意排水防涝,这样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并促进花芽分化,使植株安全越冬。
冬季气温下降,北方露地栽培的花木进人休眠,为了防止根系受冻,落叶后应充分冬灌一次,使土壤冻实,不留缝隙,才能防止冷空气侵人土层。落叶的盆栽花木也应浇一次透水,然后移人冷室或楼道内贮存,一冬不再浇水。常绿花木在冬季室内养护阶段,有的处于半休眠状态,生长基本停止,有的生长相当缓慢,加上冬季室内相对湿度高,盆土和叶面的蒸发量都很小,因此不用天天浇水,掌握不干不浇的原则,否则容易烂根,也容易引起病虫为害。
春季花木出室前,要人为地创造相对干早的土壤条件,防止在室内抽生新枝和萌生新叶,否则出室后遇到干燥的空气、大风和阳光,这些新梢和嫩叶必然枯萎,使花木无法陈设和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