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三七种植技术

2012/4/20 10:36:28

藤三七,又称洋落葵,属于落葵科多年蔓生植物,原产于巴西,在我国很多地区均有种植,尤其在南方地区种植较多。其栽培容易,病虫害发生少且营养高、口味好,含有丰富的Va和Vc,具有滋补、壮腰膝、消散痰、活血、健胃保肝等作用,是一种天然的绿色保健兼药用食品,值得大力推广、种植及食用。
  藤三七耐热,喜温暖湿润、半阴的气候,忌强光照。对土壤要求不严,耐旱,耐涝。生命力旺盛,叶即使不采摘,下部叶片也不黄化,而且叶片越来越大。其生长适温25—30℃,遇0℃以下低温或霜冻,地上部份即死亡,在南方地区,地下部份能越冬,北方地区地下部份不能越冬。因此,南方多采用露地栽培,北方则多采用温室栽培。
  藤三七可在3—4月采用株芽或扦插繁殖。苗龄30天左右,即可移植到土地肥沃、半阴的地块。移植前种植地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5000kg,复合肥50—100kg作基肥,整1.5m宽的高畦,双行植,株距40cm左右。
  成活后要及时中耕除草、浇水施肥。生长初期打顶,可促进侧枝的发生,株芽和花穗要及时摘去,否则消耗植株的营养。在炎烈的夏季,光照过强时,可选用透光率50—60%的遮阳网遮荫,有利于植株营养生长,提高商品质量。
  藤三七可收获叶片、嫩梢、株芽和块根。在生长初期可零星采收叶片和嫩梢;在生产盛期,可大量采收叶片和嫩梢,但以不影响植株生长为度。采收时以产品不老化为标准。块根一般秋后或换茬作为辅药用时收获;株芽可待植株长大后随时收获。
  藤三七很少发生病虫害,其主要病害是褐斑,被害叶片上病斑近圆形,边缘近紫红色,边界清晰,易穿孔,严重时病斑密布,不能食用。防治方法:一是适当密植,注意通风,控制浇水量;二是喷施植宝素7500倍液,促使植株早生快发;三是发病初期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速克灵2000倍液。

相关信息
  • 藤三七种植技术 2012-4-20
  • 观赏藤三七栽培管理技术 2010-12-15
  • 藤三七栽培要点 2010-12-15
  • 藤三七高产栽培技术 2010-12-15
  • 藤三七蛇眼病防治 2011-7-05
  • 藤三七褐斑病防治 2011-7-05
  • 藤三七的繁殖管理 2010-12-15
  • 三七景天 2022-8-12
  • 藤椒的种植技术 2011-1-18
  • 三七(田七)炭疽病 2011-7-05
  • 三七病虫害防治 2011-3-07
  • 紫绒三七 2011-3-05
  • 三七的繁殖方法 2011-1-19
  • 三七抗旱保收生产技术 2011-1-19
  • 三七根腐病防治 2011-1-03
  • 三七黑斑病防治 2011-1-03
  • 三七白粉病防治 2011-1-03
  • 三七根腐病的病因 2010-12-30
  • 三七常见病虫害防治 2010-12-26
  • 三七 Panax notoginseng 2008-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