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苗木综合 >> 草坪 >> 详情显示

褐斑病的病害生理特征症状发病规律详述

2012/4/18 11:48:56

病害英文名:Brown patch


病害别名:冷季或冬季型褐斑


病害种类:真菌病害


病原物: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为害范围:褐斑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所有草坪病害中分布最广的病害之一。只要在草坪能生长的地区就都能发生褐斑病,而且该病能侵染所有已知的草坪草如:草地早熟禾、粗茎早熟禾、紫羊茅、细叶羊茅、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细弱翦股颖、匍匐翦股颖、结缕草、野牛草、狗牙根等250余种禾草,其中尤以冷季型草坪禾草受害最重。


症状表现:病害发生早期往往是单株受害,受害叶片和叶鞘上病斑梭形、长条形,不规则,长1~4cm,初期病斑内部青灰色水浸状,边缘红褐色,后期病斑变褐色甚至整叶水渍状腐烂。严重时病菌可侵入茎秆,病斑绕茎扩展可造成茎及颈基部变褐色腐烂或枯黄,病分蘖枯死。当草坪上出现小的枯草斑块时,预示着病害流行前兆。此时,一旦条件适合时,即降雨和湿热,病害就可很快发展。几天之内,枯草圈就可从几厘米扩展到几十厘米,甚至1~2m。由于枯草圈中心的病株可以恢复,结果使枯草圈呈现“蛙眼”状,即其中央绿色,边缘为枯黄色环带。在清晨有露水或高湿时,枯草圈外缘(与枯草圈交界处)有由萎蔫的新病株组成的暗绿色至黑褐色的浸润圈,即“烟圈”(由病菌的菌丝形成)。当叶片干枯时烟圈消失。这种现象只是在叶片很湿或空气湿度很高时才可能出现。另外,在病鞘、茎基部还可看到由菌丝聚集形成的初为白色,以后变成黑褐色的菌核,易脱落。在修剪较高的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高羊茅草坪上,常常没有烟圈。有经验的草坪管理人员,在病害大发生出现之前12~24 h能闻到一种霉味,有时一直到发病后。若病株散生于草坪中,就无明显枯草斑。结缕草受害也很重,以健康草株中镶嵌着枯死株的环状斑为典型症状的代表。另外,该病还可在冷凉的春季和秋季引致黄斑症状。


褐斑病的症状表现变化很大,往往受草种类型(如冷季型或暖季型)、不同品种组合、不同立地环境和养护管理水平(如修剪高度、次数)、不同的气象条件及病原菌的不同株系等的影响,不一定都表现为典型症状。由于褐斑病田间症状的复杂性,在确诊病害时,最好有条件时要结合病原物的检查。褐斑病是由丝核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该病原菌菌丝的主要特点是初期无色,后变淡褐色至黑褐色,呈近直角分枝,分枝处缢缩,其附近形成隔膜。初生菌丝较细,老熟后常形成粗壮的念珠状菌丝。易形成菌核,大小直径为0.1—5 mm,初期白色,后红褐色至黑色,紧密,粗糙,形状不规则。不产生无性孢子。


发病规律:褐斑病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病害。早期只要有几张叶片或几株草受害,一旦条件适合,没有及时防治,病害就会很快扩展蔓延,造成大片禾草受害形成秃斑。病菌以菌核或在植物残体上的菌丝渡过不良的环境条件。菌核有很强的耐高低温能力。它萌发的温度范围很宽为8~40℃,但最适的侵染、发病适温为21~32℃(因病原菌种类和菌系而不同)。当土壤温度升至15~20℃,菌核开始大量萌发,菌丝开始生长。但直到气温升至大约30℃,同时空气湿度很高,且夜间温度高于20℃(在21~26℃或更高)时,病菌才会明显地侵染叶片和其他部位。由于丝核菌是一种寄生能力较弱的病菌,对于处于良好生长环境中的禾草,只能造成轻微发病,不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只有当冷季型禾草生长于不利的高温条件下,即抗病性降低时,才会有利于病菌和病害的发展。因此,冷季型草发病盛期主要在夏季。由于此时气温高、空气湿度大、降雨多、草株上露水、吐水丰富,非常有利于病菌大量侵染,造成病害猖獗发生。


另外,枯草层较厚的老草坪,菌源量大、发病重;低洼潮湿、排水不良;田间郁蔽,小气候湿度高;偏施氮肥,植株旺长,组织柔嫩;低修剪;灌水不当等因素都为病害流行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


病害防治:


1.科学养护、调节生态环境


(1)合理施肥 在高温高湿天气来临之前或其间,要少施或不施N肥,可少量增施一定的P、K肥,有利于提高抗病性。


(2)科学灌水 避免漫灌和串灌,保持良好的排水功能;要注意灌透水(见湿见干);特别强调避免傍晚灌水,在草坪出现枯斑时,应在早晨尽早去掉吐水(或露水)有助于减轻病情。


(3)改善草坪通风透光条件 注意排水,降低田间湿度,过密草坪要适当打孔、疏草,以保持通风透光,改善小环境的湿度。


(4)及时修剪 最好草高不超过10cm,就要修剪,但剪草又不要过低,一般留草高度在5-6cm。


(5)清除枯草层和病残体,减少菌源量 枯草和修剪后的残草要及时清除,保持草坪清洁卫生。


2.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效果的好坏,关键是防治时期、药剂种类和施药技术。最佳的防治时期,一是播种期进行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二是成坪草坪发病始期的喷雾或灌根。(1)播种时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和播前土壤处理 选用草病灵2号、3号、4号和防病保健1号,或甲基立枯灵、五氯硝基苯、粉锈宁等药剂,按种子量的0.2%-0.4%药剂拌种或用种子包衣剂,如:用草病灵2号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2%,即每百千克种子用药20080其中尤以草病灵3号、草病灵2号和草病灵4号和防病保健1号拌种或包衣效果最好(除防治褐斑病外,还兼治腐霉枯萎病和镰刀枯萎病);有条件的单位或精致草坪坪床,可选用甲基立枯灵、五氯硝基苯或溴甲烷、棉隆(溴甲烷的替代品)进行土壤处理,处理后需经一段时间后才可播种。(2)成坪草坪的喷雾或灌根最佳的防治时期是病菌开始大量侵染前,控制初期病情。因此,必须在症状还未明显表现前用药,才能有效地控制病害;若已看到明显枯草圈后再用药,防治效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同时首先应选择对环境无污染的、具有治疗作用的生物性杀菌剂。抓紧早期防治的时间,北京地区防治褐斑病的第一次用药时间最好在4月底或5月初。首选药剂为褐斑病专用杀菌剂“草病灵1号”或3%井冈霉素水剂(前者防病效果明显高于后者)。因为“草病灵1号”是一种氨基环醇类新型抗生素杀菌剂,具有很强的内吸作用,是专门防治草坪草褐斑病的生物型杀菌剂,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其次是“防病保健1号”或草病灵4号;其他药剂如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粉锈宁、扑海因等也可选用,但效果不理想。按药剂使用技术说明,加水兑成所需浓度喷雾;一般在发病初期浓度可略低些(1500-2000倍),发病中后期要提高浓度500-1000倍)。 (3)灌根或拨浇;严重发病地块或发病中心,选择上述药剂高浓度、大剂量的灌根或拨浇,可有效的控制病害扩张。(4)无论是喷雾还是灌根必须要达到足够的药液量,即每平方米不少于200-300mL;灌根还要多些,否则难以保证防效。施药间隔时间,发病初期间隔时间可长些,中后期间隔短7-10天左右(视病情而定)。 (5)当草坪上有腐霉枯萎病或其他病害同时发生时,应采取与草病灵2号或草病灵3号混合使用的方法。3.选育和种植耐病草种 目前虽没有抗病品种,但草种、品种间有明显的抗病性差异。因此在生产上应选择抗病或耐病草种(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