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苗木综合 >> 草坪 >> 详情显示

独叶草

2012/4/18 11:50:51

  属毛茛科多年生小草本,高3—10cm。基生叶1,叉指状分裂,叶脉开放二歧式。花单生,萼片花瓣状,花瓣缺。瘦果狭倒披针形。中国特有单种属植物。分布于云南、四川、甘肃、陕西,生于海拔2750—3900m处的林下。国家二级保护稀有品种。  由于该种生长于亚高山至高山原始林下和荫蔽、潮湿、腐殖质层深厚的环境中,种子大多不能成熟,主要依靠根状茎繁殖,天然更新能力差。加之人为破坏森林植被和采挖,使其植株数量逐渐减少,自然分布日益缩小。  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分布区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多数产地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处于0℃以下,夏季最高气温只达20℃左右。土壤为腐殖质土,通气性较好,偏酸性,厚度为10-30厘米。叶独草生于林下,光照微弱,空气和土壤的湿度大。一般多在糙皮桦。  保护价值 营养叶的脉序、根状茎和花被片待的形态解剖特征都有别于毛茛科的其他属,这种原始被子植物对研究被子植物的进化和毛茛科的系统发育有一事实上的科学意义。全草供药用。  栽培要点 独叶草的生长环境特殊,种子也难以采到,过去尚未开展人工栽培试验,今后应以保护天然资源,促进自然更新为主。同时,可以在近似的环境中移栽其根状茎,并开展结实生物学和种子繁殖的研究,进行引种驯化。

相关信息
  • 独叶草 201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