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特征及原因
赤霉病是小麦、水稻、玉米等多种禾本科作物的重要病害,同时也为害多种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有试验证明,小麦、大麦、燕麦、意大利黑麦草和鹅观草上的病原相互接种均能发病。
赤霉病的症状包括苗腐、根腐、穗腐和秆腐。幼苗叶片受害时叶色发黄,根部断续有紫红色水渍状的病斑。穗部受侵后通常在小穗基部出现褪色,在颖合缝处出现粉红色或橙红色的霉状物,后期小穗基部聚生许多小黑点。
(二)防治依据及方法
⒈赤霉菌可以在病残体内长期存活,病害的初侵染主要来自地表的病株残体,所以清除病残体是防治赤霉病的重要措施。
⒉地势低洼和土质粘重都使病情加重,所以要加强栽培管理,防止草地积水或过湿。合理密植,防止倒伏。增施磷、钾肥,促进牧草健壮生长,增加抗病能力。
⒊种子田可以用药剂防治,50%多菌灵500~1000倍液,每亩喷药液75~100千克,也可用5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200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