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苗木综合 >> 草坪 >> 详情显示

燕麦的建植

2012/4/18 17:12:13

  燕麦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粘土、壤土,坡地、滩地都可以种植。不过燕麦虽然适宜在多种土壤条件下种植,但若想燕麦取得高产,还是种植在有机质含量高,养分丰富,土壤结构疏松的壤土比较好。我们应当选择,富含有机腐殖质、酸碱度PH值在5.5-6.5的地块种植燕麦。选地时还要注意,燕麦最忌连作。连作会使燕麦田病虫害的发病率增高,杂草蔓延。   轮作的好处是平衡营养,防杂灭病,所以,人们常用轮作的方法,提高燕麦的产量。最好的前茬作物是马铃薯、蚕豆、绿豆、菜豆、蔬菜。其次是亚麻和牧草。   燕麦生育期较短,一般为90天左右,我们提倡施足底肥和种肥,可以不追肥或少追肥。   施足基肥是燕麦取得高产的重要技术环节,基肥的施入量,应够燕麦整个生长期的需要量,因此,一般用量较大。基肥应选用腐熟的农家肥。农家肥和化肥相比较,具有养分全面、改善土壤结构等优点,因此说保证一定的农家肥的用量是燕麦丰产丰收的基础,施基肥可以在土壤深耕前进行。一般每亩施用农家肥2000kg,将肥料撒施到大田里,撒施要均匀,以利于燕麦的生长。   燕麦是耐旱作物,多为旱作。应该结合施用基肥进行深耕。耕翻深度一般在20cm。坡地15cm-18cm。滩地20cm-25cm。深耕可加深土壤耕作层,便于接纳雨水,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通气性。耕地后,要及时耙压。将翻耕后的土壤耙平,消灭坷拉。一来可以防止风蚀,起到保墒护土的作用。二来有利于提高播种质量。   播种是燕麦高产栽培技术中重要的环节。必须选择高产和抗病的优良品种。同时必须选择适合本地环境的品种。下面我们就为种植户们介绍几个优良裸燕麦品种坝莜1号,坝莜1号生长势强,生育期86-95天,属中熟型品种。结实率高,千粒重24~25g。含皮燕麦率低。抗倒、抗旱、耐瘠性强,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群体结构好。轻感黄矮病,较抗坚黑穗病,落黄好,适应性广。坝莜3号,坝莜3号中晚熟,生育期100天左右。株型紧凑、直立,株高120cm。穗粒重1.5g,千粒重22-24g。抗倒伏,抗旱耐瘠薄,较抗黄矮病和坚黑穗病在生产上燕麦不必浸种催芽,干子播种即可。但是燕麦籽粒大小不均匀是其自身的生理特点。播种前,应进行种子筛选,将小粒和秕粒除去。种子批量小,也可手工筛选。除了挑出小粒和秕粒以外。还需要挑出其他种子,比如大麦、青稞、草籽、荞麦等。   种植燕麦的高产与否和燕麦的发芽率有很大的联系。不同品种和不同批次的种子发芽率大相径庭。除了应到正规农业部门购买种子外,农户自己在播种前测试发芽率也是非常必要的。在培养皿中放入纸和适当的水将100粒燕麦种子放入培养皿中,盖上盖子放入保温箱内进行催芽,保温箱里的温度应该控制在30℃-35℃比较合适。放置3-4天,查看种子的发芽情况,发芽率应高于95%,否则不适于大田种植。   燕麦对氮素反映敏感,增施氮肥可以显著增产。施用磷肥可形成壮苗。施用钾肥可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播种时,可根据地块的肥力和底肥施用情况确定种肥用量。在生产上,磷酸二铵或复合肥适宜做种肥。根据经验使用复合肥的增产效果比较明显。在播种前将化肥和燕麦种子按照1:2的比例进行混合。也就是说1kg燕麦种子用0.5kg化肥。搅拌应均匀。   播种前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拌种,是防治黑穗病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率通常达95%~100%。可在搅拌种肥时进行药物拌种时,按种子总量的0.2%~0.3%投药,然后均匀搅拌。   适期播种适时晚播是提高燕麦品质和产量的重要技术环节。燕麦一般日平均温度在2~4度时可发芽。幼苗可忍耐-3~-4度的低温,若气温低于-5度就会受到损伤。适时晚播可减少冻伤的可能性拔节至抽穗这段需水的关键期,应安排在多雨时期,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推迟播种期。燕麦对高温特别敏感,如果在灌浆期温度达到38-40度,将会导致结实不良和瘪粒。适时晚播可以避免在灌浆期出现高温天气。晚播也可获得漂亮的籽粒外观。   例如,冀北坝上地区,“坝莜1号”一般在6月上旬播种。水肥条件好的地块,可在5月下旬播种。“冀张莜4号”一般在5月中、下旬播种。8月底气温不高时进入灌浆期。   播种前应根据土壤的具体墒情决定是否浇水,如墒情不好应及时浇水。燕麦主要种植在河北、内蒙古等高寒缺水地区。有效的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种植燕麦应高效利用水资源。除了深耕土壤以外。使用喷灌设备也是一条有效途径。播种前的浇水量不宜过多。见干见湿即可。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进步和农业机械的普遍推广,现在燕麦的主要播种方法已经从落后的人力、畜犋播种转变为机械播种。普通农户地块比较小,可用8-9行的小型播种机进行播种省工、省力、省钱。地块比较大可采用20行的中型播种机,他们的使用方法相同。燕麦的播种行距一般为30cm。根据具体地块情况,行距可缩小到15cm。进行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产量。播种深度根据墒情而定。一般墒情,以4~6cm为宜。早播的要适当深一些,晚播的适当浅一些。干旱少雨和墒情不好的年份要适当深一些。   由于干旱和风沙,燕麦的有效分蘖少,基本靠主穗增加产量。所以,播种量与播种密度应以合理密植为原则。一般每亩播种量为10kg左右,每亩保苗25-30万株,每亩产量150-200kg。机械播种或肥沃的地块可适当增加播种量1-2kg。瘠薄地播种量不宜超过每亩9kg。机械播种时,应调节播种机上的种轴手轮,来调节播种量。播种后必须镇压,压实表土,填充空隙,防止风蚀,起到保墒护土的作用,有利于出苗。

相关信息
  • 燕麦的建植 2012-4-18
  • 野燕麦的生理特征和防治方法 2012-4-20
  • 狗牙根的建植 2012-4-27
  • 黑麦草的建植 2012-4-27
  • 月见草的建植 2012-4-27
  • 佛甲草的建植 2012-4-18
  • 草坪的建植 2008-5-13
  • 碱茅的建植 2012-5-24
  • 高尔夫球场草坪的植建? 2012-5-24
  • 天堂草的建植 2012-5-24
  • 金鱼草的建植要点 2012-5-24
  • 五色草的建植 2012-5-24
  • 红豆草的建植 2012-5-24
  • 建植草坪的新方法 2012-5-24
  • 草坪植生带的建植 2012-4-27
  • 草坪的建植养护 2012-4-27
  • 澳洲黑麦草的建植 2012-4-27
  • 猫尾草的建植技术 2012-4-22
  • 草坪的建植要点 2012-4-22
  • 草坪植物的建植艺术 201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