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别名 :盘根草、护坡草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结缕草属
属拉丁名:Zoysia
形态特征:多年生禾草,具根状茎。秆高10—30cm,叶舌不显著,为—圈纤毛,叶片条状披针形,宽3—5mm,边缘常内卷。总状花序,长2—4cm,宽约5mm,小穗柄长达2mm,小穗披针形,两侧压扁,紫褐色,长4—6mm,宽1—1.5mm,含两性小花1朵,成熟后整个小穗脱落,第一颖缺,第二颖革质,边缘于下部合生,全部包裹内外稃。
地理分布:原产亚洲东部亚热带地区。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主产于山东省丘陵地区,日本、朝鲜,北美也有栽培。
生态特征:中华结缕草是阳性喜温植物,对环境条件适应性广,在我国沿海地区从南到北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种子自然落地后,绝大部分在15—20天萌发,少部分冬前不发芽,待越冬后第二年地温上升到5—8℃时,种子才萌动发芽。所以,在自然状态下种子具有发芽不整齐的特点。中华结缕草适宜在各种土壤上种植。在排水良好的疏松沙质肥沃田块,可以充分发挥其生长潜力,达到最好生长量。在瘠薄土壤上,虽能正常生长,但不能形成旺盛群体。它还具有耐湿、耐旱、耐盐碱的特性。据调查,在其他植物难以生长的干旱山坡,它仍可构成全面覆盖的群落,在海水到达的砂质海岸上,也能繁茂生长。但刷阴性差,据观察,中华结缕草群落,一旦延伸生长到灌木林或乔木林下的草层,均表现生长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