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作物品种要合理搭配

2012/5/3 11:40:35

“种地选好种,一垄顶二垄。”种子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增产潜力很大,不同品种增产幅度不同,早熟品种增产幅度小些,中熟品种差些,晚熟品种大些,一般平均增产10%~15%左右,种地既要有当家品种,又要早、中、晚合理搭配,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做到“地尽其力,种尽其用。”
为什么作物品种要合理搭配?
自然条件不同,要进行合理搭配。在一个地区、一个县、一个乡、一个村,自然条件是有差异的,因为作物生育期有长有短,积温有高有低,降雨有多有少,因此,选择优良品种,要合理搭配。
土壤性质如肥力不同,要进行合理搭配。如山地、坡地、平地、洼地、黑土、粘土、沙土、肥地、瘦地,酸碱度不一样,土壤有机质含量就不一样,因此种植的作物品种要合理搭配。
栽培模式不同,要进行合理搭配。玉米栽培模式有通透栽培,育苗移栽、地膜覆盖等;大豆有窄行密植、垄三栽培、行间覆膜等;水稻有大棚育苗、钵体育苗等,不同栽培模式所需早、中、晚品种不同,因此要进行合理搭配。
抢前抓早,不违农时,要进行合理搭配。同一种作物种植几个不同播期(水稻育苗如插秧期)、成熟期的品种,对于调节人力、物力和农机具是很有好处的,有利于适时早播,加强管理,夺取丰收。
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要进行合理搭配。现阶段,在人们还不能完全控制气候和防治病虫害的情况下,如果品种单一化,有时会造成严重损失,品种合理搭配就可以减少损失。
总之,品种合理搭配的前提是能满足和保证当地生产需要为标准,决不能搞不必要的品种“多样化”,因此一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对于生产上种植的作物品种,应有一个全面规划,明确哪些是当家品种,哪些是搭配品种,同时还要考虑哪些是准备发展的后备品种,使优良品种的推广和品种更新、更换,逐步走上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