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桃种植技术

2012/5/4 12:30:28

蟠桃学名水蜜桃,以其形美、色艳、味佳、肉细、皮韧易剥、汁多甘厚、味浓香溢、入口即化等特点而驰名中外。蟠桃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含有一定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每年外销港、澳及海外达百吨以上,受到人们的青睐。 蟠桃是较珍贵水果之一,是桃子的一种,形状扁圆,顶部凹陷形成一个小窝,其果皮呈深黄色,顶部有一片红晕,味甜汁多,不愧为“仙桃”之称。 蟠桃是一种枝桠蟠曲的异种桃树,所产果实蟠桃有“仙果”、“寿桃”之美称。果实的样子却是扁的,果皮呈深黄色,果肉为黄色,不但好看,而且好吃。
 蟠桃生长快,结果早,建园二年开始结果,四到五年步入高产。经济效益高。要获得真正的效益。科学技术管理是成功的重中之重。
  蟠桃匍匐栽培,必须要有一套严格的规范技术,完整的管理体系,科学的农艺助施。否则建园后四到五年,许多问题就不断的显现出来了。树龄达五年后已进入成龄大树,最大的问题就是埋土越冬,出现干枝断裂,结果枝组受损,遗留下大的创伤,给各类真菌性细菌病害创下侵染的有利条件,出现腐烂病,流胶病。轻则产量锐减,品质低下,经济效益不高,重则植株死去,无经济效益,逼迫刨树毁园,这种现象大有实例,这是其一。另一种是:干枝断裂后受大的刺激,基部徒长枝荣运而生,出现枝条无序竞争,遮荫盖阳,严重影响其它的枝组透风透光,结果部位外移上蹿,严重摧残干枝趋于下部空虚,枝条虚弱,出现有枝开花,枝上无果局面,产量极端低下,失去建园的意义。
建园
  1.园地选择:桃类树种都有耐旱怕涝特性,根呼吸氧气要求条件高。建园要选择在地下水位较低,排灌方便,土壤渗透性良好的沙土地,酸碱性适中的地建园。
  2.园地规划:桃园要根据地形,小区面积合理规划。合理安排好道路,主支渠,这是建园的重要任务。要根据地形、土地条件,地面差来确定小区。在同一小区内尽可能做到前后左右的高低大致平整,有利于排灌。
品种选择与配置
  1.品种选择:桃树品种很多,中国就有800余个品种,加之从国外引进的不少品种,预计有桃1000个品种。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地栽培的品种。并根据人力物力选择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建园最为理想。
  2.品种配置:建桃园要突出品种特色,在优不在多。早优品种应占主导地位,要考虑成熟期排开,避免成熟期过于集中,才不至于造成人力物力紧张,价值波动。最佳配置是:早熟品种应该多一点,占全园30%到40%,中熟品种占到20-30%,晚熟品种占第三位。具体操作还得以当地市场作定论。
  3.授粉树配置:桃树自花授粉结果能力较差,必须配置好的授粉品种,才能确保座果良好,这是其一。其二是桃树开花较早,花期低温晚霜也影响正常授粉。因此建园不得少于3至4各品种混合定植,还要选择花期相遇品种。主要品种确定后,授粉品种按合理、等距相间配置,可按2:1或3:1,最多达4:1。
定植
  1.定植期
  一般4月中旬是定植桃树的最好季节。定植后就立即进入萌芽期。但定植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最好在前一年秋冬准备妥善,以免春忙工作粗放,达不到定植的要求。
  2.定植前期工作
  挖定植穴:这是建园的最大工程:匍匐桃树行距4mX4m的方形定植法。用测线先测出定植点,根据行距在小区四周定点,规定行的位置,然后顺行拉住测线两个头,固定在定植行间,从地的一头确定好第一株定植点,每隔4m定一点,全部定点完毕后按点挖坑。挖坑时以点为中心画好圈,把表土底土分别放在坑两边,坑大小根据土质来定,一般要求方圆60cmX60cm,土质差可适当加大。
  施基肥填坑:坑挖好后施入有机肥,每坑土杂肥施30-40公斤。在把表土回填入坑,土至半坑时把土与肥掺和均匀后再次取土填满。也可用作物秸秆,杂草,每坑放秸秆半坑,踏实后放入表土,一边加土一边踏紧,直到坑满为止。全填好后,从南到北顺坑中心开沟灌水,让坑沉实,等待栽培。春季栽苗,前一年入冬前做好这项工作最好。
  3.定植
  苗木选择:定植桃苗时要选择根系好,毛根多,根茎无创的粗壮苗,创伤过大的要修剪掉。株高60-80cm,基部直径0.12cm为标准苗。过弱过小,不能作为定植苗,栽苗后出现长势不良,或缺苗的现象。为此定植前一定要选好苗、壮苗。
  栽苗:栽苗前把选好的桃苗按定植图放在坑头,用湿土埋住根部,把坑的上部做成馒头型,把苗放入,并两人配合,一人扶树苗一人填土,扶苗人把嫁接芽方位调向正北方,并前后左右株行对正看直。当土把苗的根部埋稳时,扶苗人用两手抓住苗,轻轻上下左右提动,一边摇晃一边用两脚踏紧苗周围土。让根系与土壤均匀附贴,再次扶土踏实,直到穴平。注意切不要埋住嫁接芽口,埋住的把苗向上提出到合适的部位,这是桃树栽植成活及幼树期的关键环节,埋住嫁接口,越冬易出现颈腐病,使成活后的幼树颈脖外圈皮层腐烂,开春生长期慢慢死去。
  4.定植后的田间管理
  (1)灌水:桃园定植后立即灌水,第一水必须灌透。地面合墒后下地检查,苗斜倒的进行扶正固直,下沉后显得较深的苗要提到合理的位置,跟部外露的要取土培好。桃芽开始萌动及时浇二水,,水流到立即停水。(2)覆膜保墒促苗生长:覆膜前要进行树盘中耕,并把桃苗四周土耙细扶平,捡去杂物,用两幅长1.2-1.5m地膜顺沟铺在苗两边。四周膜边用土压实。特别是树干中两膜接缝处要相互叠压到一起,严防破损地膜,提高保温保湿效果,促进桃苗快速生长。
  (3)定干:桃苗萌芽前及时定干,可减少枝干水分流失,促进苗木发芽生长。定干下剪要根据苗来确定,剪口下留芽一定是饱满健壮芽,这是定干去留的主要原则。定干高度,从基部到第一芽不得超过50cm,这是要掌握的第二个原则,定干标准就在这两个原则之间选择下剪。
整形与修剪
  整形与修剪是匍匐桃树栽培技术的配套核心重点,关系到栽培成功与否,前、中、后效益体现,调节干枝去留方位和透光度的均衡趋于合理化,是匍匐栽培轴心工作。枝分布在主干上合理格局,是通过整形修剪才能最终展现的,这是其一。其二是关系到匍匐栽培的丰产性,稳定性,果实品质优劣多方面因果关系,是桃园建设成功和失败技术焦点。
  整形
  桃苗定干后,在整形带内选留5到6个芽,部位分布合理壮芽留下,其余全部抹除。以后一段时间只让留下的芽生长,其余芽严格控制,随见随抹出。
  选留骨干枝:留下的芽枝条到70-80cm达半木质化,选留永久性骨干枝,每株选苗三到四枝,在主干正南背上方选留一中心延长枝,最好选留强枝。从上到下依次选留第二骨干枝。第一骨干枝,这两骨干枝着生的位置最好选留在主干背上部。或东西两侧水平方向。靠正南方向下枝不能留成骨干枝。各枝距中心干依次约20cm-30cm左右,最理想的就是第一枝要弱于第二枝,第二枝要弱于主干。
  放枝:定植当年枝条生长到8月中旬,基本达到木质化,把选好的两侧骨干枝顺主干东西两侧向两个不同方向慢慢牵引降劲固定地面成为梢端高,跟部低斜。中心干朝南倾斜放下固定。三枝在地面高度基本一致,并有大致相同的张开角度。三大枝固定后,余下的枝条可相应放下在其间,并加以摘心。
  严格控制徒长枝,分枝削减量,培养结果枝组。
  桃树特性是:喜光,生长量大,分枝力强,母枝削减量大。幼树在一年内可长1.5-2.0米。一个生长期可发二到三次分枝。每发一次分枝,分枝点以上母枝显著变细,这就说明枝的削减量非常之大。有上述多种特性所致,决定了桃树在一个生长季要进行几次整形修剪,才能达到预计目的。严格控制徒长枝:匍匐形控制了部分顶端优势,为基部和背上部创造了有利生长机会,要严格加以控制。只要见背上直立芽就得及早抹除或剪去,决不要心痛手软,不然会使骨干枝大大减弱下去,徒长枝枝繁叶茂,遮挡阳光,其余骨干枝分枝结果枝组就难见天日,造成营养不良,枝条生长不饱满,花芽瘦弱,来年开花结果非常困难。下部透风透光不良,枝条细弱瘦小,来年开春生长期枝条逐渐干缩枯死,上部受光好的枝头继续延伸,出现上挤下空,结果部位上移外蹿,出现结果平面化,产量极为低下。越冬埋土时,徒长枝组织内部结构不充实而松脆易被压裂,一个生长季增殖的物质就白白消失掉了,。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压裂的枝留下大的创口,成为病源的突破口,真菌性、细菌性病害有了侵染的机会,造成流胶病、腐烂病大量发生。
  严格控制母枝的削减量:桃树的每分一次枝母枝有明显变细特点,各级枝组的分枝要严格控制削减量,特别是骨干枝上的各序分枝尤为重大。一定要选用中等枝和较弱的枝头作为分枝培养。并要适度控制生长势。若是留下强枝,要进行拿枝,扭放等措施来缓解其生长势。确保主枝,副枝的丛属关系,各就其位,各守其职,绝对不能出现欺主局面。这是整形与修剪原则。
  培养好各类型枝组:主枝侧枝、分枝和结果枝,是构成匍匐形扇面的群体,也是负载果实的分布体。骨干枝上的各级分枝按一左一右进行逐步培养。基部侧枝按50cm-60cm,中部40cm-50cm,上部30cm-40cm选留。侧枝上的再次分枝仍然要控制削减量;并合理布局好大中型结果枝组。
  修剪
  幼树期间主要是整形和部分修剪工作,而进入产果期正好相反,修剪又是工作重点。除了春季修剪,生长期修剪也要重视。1.春季修剪:春桃出土后立即进行修剪,修剪前把主枝要适度调理,该撑的要撑起来,该拉拽的要拉拽到合理的位置,全树调停当后再依次进行修剪各级枝头。先剪除断枝、残枝。再剪除大枝、中枝、小枝,结果枝。要根据枝条强弱,所处在位置空间综合参考,当轻则轻剪,当重要重剪。延长枝应剪去上一年枝长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剪口下的第一和第二个芽一定是留饱满芽。结果枝组强的枝要轻剪,多留结果枝,剪去枝长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剪口下留弱芽。弱枝则要重剪回缩,剪去长度的二分之一或更多一些,剪口下留状芽。不管轻剪重剪,延长枝头留的芽一定是伸向空旷的去向。各类中长枝,结果枝都得剪头,剪口下一定留下叶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