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嫩茎的组织培养

2012/5/6 13:54:36

  摘要: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利用野菊花的嫩茎作为外植体,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在MS 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获得再生植株。练苗后,成活率达100 % ,生长势强,茎粗壮叶色浓绿。结果表明:利用组织培养的方式对野菊花进行扩繁,简便易行。

  关键词:野菊花,嫩茎,组织培养

  野菊花为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野生花卉,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西南等地均有出产。植株高达150cm ,茎直立,粗壮,近叉状分枝。基生叶有时枯萎。叶互生,卵状长圆形或阔卵形,长3 ~ 7cm ,宽2.5 ~5 cm,先端尖,基部稍呈心形、截形或近圆形,羽状或近掌状5 一7 深裂,裂片狭卵形或长圆形,有缺刻状锐齿,下面灰白色,密被分叉状短柔毛及腺体;具叶柄。头状花序多数,直径8 ~ 12 mm ,生于枝端,密集成聚伞状,有时近乎伞形;总苞浅杯状,苞片长卵形,覆瓦状排列,中肋绿色,革质,边缘膜质,褐色;舌状花管状花均为黄色,管状花疏生腺点。它的干燥头状花序性凉,味苦、辛,归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疏风平肝之功效,在我国的药用历史悠久。现代药理证明:野菊花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降压、增加冠脉血流量、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等作用。现今临床上已将野菊花应用于风热感冒、高血压、肺炎、疮、痈疖等疾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野菊花产品的开发,通过野生野菊花的自然繁殖,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了在短时间内满足市场对野菊花的需求,该试验首次尝试对野菊花进行组织培养,以确定组织培养是否适合野菊花的快繁,从而确定野菊花能否进行组培快速繁殖。组织培养不仅繁殖系数高、繁殖速度快,而且还可以进行对野菊花种质资源进行脱毒、复壮和保存等。野菊花的嫩茎都有腋芽,由它经组织培养形成的幼苗生长健壮。

  1 试验材料及用品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野菊花来自潍坊市寒亭区的一个农村院落。为取材方便,移栽到潍坊职业学院园林苑中栽培。取健壮无病的茎尖、茎段作为外植体。

  1.2 试验用品

  试验在潍坊职业学院园林工程系组培中心进行。所用仪器、 药品主要有超净工作台, 脸盆、塑料框、100ml三角瓶若干、 兰花瓶若干,1000mL量简、 100mL量筒各 1 支、 不同量程移液管、 NH4NO3 、 KNO3 、 CaC1·2 H2O、 MgSO4·7 H2 O、 KH2PO4 、 KI 、 H3BO3 、 MnSO4·4H2O、Z n S O4·7 H2O、 Na2Mo O4·2 H2O、Cu S O4 ·

  5 H2O、 CoCl2·6 H2O、FeSO4·7 H2O、Na2一EDTA·2 H2O、 肌醇、 烟酸、 盐酸吡哆醇( 维生素 B 6 ) 、 盐酸硫胺素 ( 维生素 B 1 ) 、 甘氨酸、 白砂糖、 琼脂、 玻璃纸及线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