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菊工厂化生产种植管理规程(下)

2012/5/7 8:38:04

  特殊栽培要求 特殊处理促使盆菊销售质量更好。

处理要求如下:
  ⑴花蕾现色时停止施肥,降低肥料浓度能使盆菊开花延长10—14天。盆菊生长后期施用硝酸钾肥,可使新梢生长健壮、花蕾发育良好。为使开花时间延长,避免高浓度施肥是很重要的;

⑵上市前几周降低温度至13℃,可促使花色浓、植株健壮、保持良好质量。同一温室生产中不同阶段植株皆有,所以此处理不易实现;

⑶开花期间维持适宜的光强,利于光合作用,能延长花期;⑷不能让开花植株萎蔫,以免降低菊花质量和缩短花期;⑸菊花运输期间温度保持在18℃有助于保持其质量不变。

  花园菊花 某些品种不用遮荫或光处理春季也能盆中开花。花园菊花品种与其他任何品种一样都对光周期有反应;花园菊花品种是很好的作为复活节和母亲节的花卉,因为其在花开败后,剪除茎干,栽植到露地花园中,一般可在秋季再次开花,并且能持续开花多年。栽培春季开花的花园菊花,扦插苗应在3月初栽植盆中养护,栽植2周后轻摘心,不需补光或遮荫。开花诱导前温度保持在16℃,此后一直到露地适宜生长前将温度降至10℃。有些品种需要摘去中心花芽而有的品种不需要。一般栽培在10—15cm口径大小容器中,生产中为增加产量而用较小的容器。适当的株行距能使盆菊质量提高。

  单花盆菊 有些人生产大花型品种菊花,栽在15cm或更大的花盆中,每盆一株,只保留一个新梢,这些品种一般不用摘心。此种类型盆菊花少但花大,与其他菊花品种完全不同,可以卖高价。市场需求虽有一定变化,但在冬、春两季各节日中销售最好。有人用此法生产菊花切花。

  病虫害防治
  虫害 盆菊害虫种类有蚜虫、玉米穗叶蛾、地老虎、螨类、潜叶害虫、卷叶害虫、尺蠖、粉蚧、蛞蝓和蜗牛、沫蝉、无泽盲蝽、白蚁、蓟马、白蝇等。

  虫害防治,应当清除温室周围的杂草,另外喷施杀虫剂和杀螨剂进行防治。应在害虫数量形成规模为害前喷施杀虫剂。为使害虫不造成危害,每天都应对植株进行检查,早发现是防治的关键。大多数害虫在叶片背面为害,生产者应特别注意这些地方,确保杀虫剂喷布到叶背面,杀灭害虫。
虫害防治方法有化防、生防和综合防治。

  病害 有两种病害基本防治方法,一是提前预防效果最好,是最经济的方法。二是歼灭,通常用化学方法来控制、杀灭或预防病原微生物的复发或感染健康植株。下面有几个步骤预防或控制病害的方法,包括化学药剂施用:⑴保持叶面干燥,因为大多数真菌和细菌的孢子萌发需要几个小时的自由水条件;⑵改善通风条件,可降低叶面的自由水含量;⑶及时清除病重的植株;⑷清除温室周围生长的杂草;⑸选择抗病品种,虽然目前品种间无太大差别;⑹排水良好,栽培基质不能过湿;⑺确保栽培基质已恰当消毒;⑻对所有设备、设施、器皿及带到生产区的生活用品,进行清洗消毒,以防病害传染。消毒剂可用次氯酸钠或LF10等;⑼避免过度浇水,等基质干后再浇水;⑽一季花卉运走后至另一种花卉栽植前对生产区进行彻底清理;⑾购买无病扦插苗。

  生理失调 盆菊有很多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症,与病菌、病毒及害虫无关。生理失调可分为很多类,下面讨论生理失调致病原因以及防治方法。

  生长过矮:导致植株生长过矮的原因主要是根系发育不良、生长早期缺N、长日照天数不足及过多施用生长抑制剂等。

  生长过高:长日照处理天数过长、植株拥挤、光照不适宜及温度过高等原因皆可导致植株生长过高。昼夜温差过大(白天温度高于夜温)也会导致植株生长过高。

  开花不齐:冬季生产中易出现开花不齐的现象,因为冬天夜温冷凉,在16℃以下夜温时花芽不能形成。黑暗处理期间透入零星光照,温度过高等都会引起此现象发生。

  萌发新梢过少:植株摘心两周后萌发新梢过少现象主要是根系生长不良、夜温过低、空气干燥、摘心过重、缺乏N肥等因素造成的。

  花芽畸形:可能是病虫为害,但日照长度控制不严和温度变化都会影响花芽的形成。

  开花不正常:可能是加热器损坏产生的乙烯污染、不妥当的日照处理、黑暗处理时出现光泄露以及极端的温度等原因造成的。

  生长细弱:生长细弱的原因可能为白天光照不足、施肥过多或过少、pH值不适宜、浇水过量及排水不良等。需要记录好生产管理各环节和极端的天气情况,有助于找出生长弱的原因。

  萎蔫:连续几天阴天,接着晴天的天气会导致植株萎蔫。这是因为植株突然蒸腾量加大而根系不能快速吸收水分满足需要而致。这种情况一般几天后自动恢复。

  冠芽:冠芽与顶芽的区别主要是冠芽下面的叶片呈带状,而正常顶芽下部叶片是下垂的。若这种情况未改善,冠芽周围会发出许多营养梢。引起的主要原因为没有长期固定地应用黑暗处理、光处理定时控制器损坏、光照期间光强不够、摘心后黑暗处理过晚、加热器产生的不完全燃烧物等。

花芽苞片异常:高温的夏季,有些品种出现不正常发育的单独花芽苞片。白天或夜间温度超过27℃时,撤走黑布时间过早、黑布破损、植株上部白炽灯光照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过早形成花芽:栽植后没能及时提供长日照条件,花芽会过早形成。春季,生产者认为长日照时数可满足营养生长的需要,但实际上日照时数不足,也会导致花芽过早形成。

  日光灼伤:高温和高光强使花瓣中水分蒸发快而发生日光灼伤,常与灰霉疫病相混。这两种病害易于区别,前者伤害发生在花朵中心的幼龄花瓣,而后者病症表现在外围花瓣顶部。灰霉疫病常会传染给日灼的花瓣。一般花期遮荫、选择合适品种的方法可以预防其发生。

  高温延迟花芽形成:至少有3种解决高温延迟的办法,即选择耐高温品种;晚盖晚揭法,在最热月份最好下午9点覆盖、上午9点揭开,并且最好用透气的布覆盖,而不用聚乙烯塑料;应用风扇和凉湿垫等降温设备,对覆盖温室进行通风换气。为预防此病的发生,短日照处理时应控温在30℃以下。

  低温延迟花芽形成:夜温16℃以下时,会导致低温敏感品种的花芽分化时期延迟和花芽分化不整齐。

  花瓣褪色:菊花在低温(16℃以下)条件下或衰老时,白色花瓣上出现粉红色彩斑纹。24℃以上高温会使黑色品种花瓣褪色,不能形成黑色素。

  灭草剂危害:有时生产者在温室中或其周围喷施易挥发性的灭草剂,这些气体对植株可产生伤害。此类化学药剂在温室中用时对几个阶段的菊花都会产生损害。极少有明确标明温室专用的灭草剂。

  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会导致叶片失绿,也会导致生长矮化、花芽畸形和分化、发育延迟等。

  产后处理和运销
  上市时间 为保证在室外环境条件下所有的花蕾都能正常开放,盆菊应当在50%花开放时出售。

  分级标准 生产销售者协会(PMA)和美国花卉栽培社团(SAF)制定了一套盆菊分级标准(1990),按盆菊大小范围分成6个等级;最小型为23—30cm高,至少4朵花;特大型为38—50cm高,至少18朵单花、45朵侧生花蕾。最小等级的盆菊栽在10—12cm口径盆中,小型和中型等级栽在13—14cm口径盆中,大型的栽在15cm口径盆中,特大型的栽在18—20cm口径盆中。现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盆菊分级标准,针对栽在5—6cm口径盆中菊花,但还未正式施行。花蕾发育的5个阶段描述如下;⑴现出花的颜色;⑵1/4—1/3的花开放;⑶1/2的花开放;⑷3/4的花开放;⑸成熟,所有的花全部开放。此描述亦适用于小花散枝型或装饰用盆菊。

  包装、贮藏和运输 运输期间盆菊用纸筒或塑料筒包住。纸板箱中盆菊直立放置、每箱6盆。零售时,有时用各种颜色的铝箔包装花盆,以增加其外观美。

  盆菊能储藏两周而质量不变。储藏温度降低,盆菊储存时间长。盆菊储存2周,其温度应为4℃左右。温度13℃以上时盆菊储存时间不会太长。若生长基质几次变干后,菊花储存时间也会降低。盆菊储存在有光的地方比黑暗条件保存时间长。储藏期间应提供最低50fc(500Lux)以上光强。光照能防止储存营养被耗尽。

  盆菊最好选择据市场160km范围内进行生产,长距离运输费用很高,这也是为什么盆菊是当地生产者喜欢栽培的原因。若处理得当,盆菊在运输中能保持良好的质量。

  养护和销售 盆菊养护仔细能使其保持花期2周以上仍有吸收力。为确保盆菊长期出售,应当按如下要求做:⑴及时去除盆菊包装,若需要浇水的要浇透水;⑵摘除碰伤的花和叶;⑶展示最具吸引力的盆菊;⑷展示和储藏期间盆菊不能放置过密;⑸及时浇水。不要让盆菊萎蔫,也不能使基质过湿。让基质两次浇水期间有轻微的干旱;⑹不要把盆菊放在直射光下;⑺不能放在空调和加热器前面。

  为利于盆菊销售,应当教会消费者怎样养护盆菊。介绍适宜的浇水方法;盆菊应当放在光线明亮的室内,但不能放在直射光下;不要拖拉植株;摘除擦伤的叶和花;一般盆菊在家中不需要施肥;大多数盆菊品种不适于花园栽培,适于室外花园栽培的品种要进行专门挑选。

  特殊盆菊市场需求 有4种新类型菊花产品,描述如下:

  菊花吊篮:①栽培如同盆菊;②盆菊和花园菊花品种皆适合此种栽培方式;③可按盆菊日程安排进行生产,基本栽培步骤为定植扦插苗、两周长日照处理、摘心、短日照催花处理;④花色和形态变化大的品种适合吊篮栽培;⑤同普通盆菊一样,可以安排每周、每两周、每月或特定节日供应生产周期;⑥吊篮菊花可以利用温室上部空间和腾空的栽培床生产,可增加经济效益;⑦吊篮可用于家庭、餐馆及其他类似场所。

  球状盆菊:①球状菊花比15cm盆菊更加对称优美。植株更矮化,开花后形成假山的效果;②与正常的盆菊生产管理安排相同。需要生长抑制剂处理;③15cm大小球形盘状盆,每盆栽4株扦插苗,18cm直径盆栽植5株,20cm盆栽6株,25cm盆栽8株;④主要摆放在办公桌、咖啡桌及接待桌上,效果很好。办公场所布置球形菊花比普通盆菊更令人感到愉快、自然。

  盘形花园菊花:①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