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植物组织培养商业化应用的启示

2012/5/8 11:25:54

  植物组织培养的商业应用始于70年代美国的兰花工业。80年代微繁工业被认为是能够带来全球利益的产业。全球年产量从1985年的1.3亿株猛增到1991年的5.13亿株。1996年,仅印度全国年产1.9亿株。

  由于组培苗越来越多地被商界所接受,导致组培新公司的诞生就像它们繁殖的植株数量一样以指数增长。据估计,目前全球有关生物技术产业的交易额约为每年1500亿美元,其中50%至60%是与农业有关的。组培植物的需求约占总额的10%,即150亿美元,并以每年15%的速率递增。即便组培工业以指数增长,需求仍超过生产,这为该产业留下了足够的发展空间。然而在发达国家,在成本与效益的维持上开始出现困难,以致该产业的发展近期似乎表现出停滞现象。如美国,由于高昂的劳动力成本,只有一半的生产能力被利用起来。在发展中国家,低廉的工资能生产出低成本的试管植物。印度的微繁工业,起步虽比西方晚了近10年,而产量却从1988年的500万株跃升到1996年1.9亿株,企业数量相应地从4家发展到75家。印度生产设备的先进程度能与世界领先的荷兰和美国媲美。印度的成功得益于该国有多种多样的农业气候区、丰富的种质遗产、优秀的科技人才、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和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印度组织培养开发应用简介早在1991年,印度政府就认定微繁为一项产业并制定政策加以扶持。如降低进口税,豁免关税,对出口导向型企业及为组培服务的机场辅助设备免进口税,对组培物的空运给予补贴并简化审查手续等。根据该国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和出口加工贸易区政策,对从事花卉栽培的企业即使其产品出口50%,余下的50%供应国内市场,仍然可以免征进口税。活树木、鳞茎、根、切花和观花观叶植物的进口税从55%降低到10%。用于种子培育的器具如播前耕作机械、温室和预冷设施以及冷藏运输设备的进口税减少到25%。对切花和组培苗的空运补贴最高可达25%。用于暂时存放待运货物的大型冷藏箱在孟买和德里的国际机场都可提供。种子、鳞茎、块茎及播种、修剪、收割器具的关税全免。组培物在6小时内即可取得检疫通行证。

  政府宽松的产业政策与简化的出关手续和激励措施相结合,为印度组培产业在全球市场上赢利和赚取外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印度花卉出口额由1990至1991年度的0.738亿猛增到1991至1992年度的1.139亿卢比。

  试管繁殖的广泛应用依赖于其生产成本的竞争力,只有当其成本低于常规培养时才可赢利。创办企业要考虑适宜的地点,土地和劳力的价格,建筑物、水、电、卫生设施以及与航空港的距离等。印度专家呼吁应该鼓励成熟技术在本土横向转让,而不是向外国购买。设备进口必须限制到最小程度。那些昂贵的消耗品如琼脂可用鸭脚稗(ragi)或maida代替,蔗糖以印度产的食糖代替。研究开发单位内部及邻近单位之间的交流要加强,共同实现生产的最优化。要解决好污染和炼苗问题。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材料的易得性、增殖率、再生能力和市场需求等。利用本土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品。及时发送高质量的产品,树立良好的市场信誉。微繁产业特别适合像印度这样环境条件良好且劳动力密集的国家,他们相信,只要计划得当,确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失业的问题。

  二、略谈我国组织培养的产业化中国在地理、气候、资源、人力和技术储备上有许多条件与印度类似。借鉴印度成功的经验或许会对我国微繁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印度植物组织培养的商业化应用对我们有以下几方面的启发:

  1.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地理、气候、品种、技术、劳力)优势,扬长避短,优化结构,形成大规模、高产出的组培产业链。尤其是劳力已成为发达国家降低试管苗成本的限制因素,业内人士认为,组培产业的东移(主要是东南亚)和南移(拉美)将成为一大趋势。中国由于人工费便宜,技术上也有一定的积累,有可能成为今后外资在这方面投入的一个主要国家。

  2.以市场为依托,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技术上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销售上内外市场并重,即在努力开拓国外市场的同时,勿忘国内市场的需要,最大限度地获取商业利润。中国与印度一样,也是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

  3.提高繁殖系数及移栽成活率,改善试管苗品质,缩短育苗周期。与天然的光温利用及与常规营养繁殖相结合,尽可能地降低水电耗费和培养基成本,使快繁的优越性得以发挥。改进试管苗的包装,使其轻便、不易破碎,适合长途运输和较长时间的贮藏。

  4.建立较强的科技支撑体系、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和相配套的政策激励体系。

  5.我国目前组培产业化程度不高(试管苗年产量约0.5亿株)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我国从事组培的人数少、水平低,而是由于长期以来,科技人员停留在重研究、轻转化,重论文、轻效益的旧思维模式上,只重视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而较少考虑市场的需求,对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既搞科研又搞经营觉得太累,甚至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其次,科技主管部门的研究经费大多投入在愈伤组织或胚状体的形成、器官分化和试管苗再生的前期基础研究上,而对中试和进一步产业化的投入则远远不足。相反,国外发达国家在研究、开发推广和生产试验上的经费投放之比为1?10?100。由于我国中后期环节试验经费不足,导致许多有希望的成果仅滞留在小型试验阶段,而不能继续转化为生产力。另外,企业和广大农户没有成为技术进步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他们多数对组织培养不太了解,并且往往急功近利,不敢冒险,宁可传统粗放地经营,也不敢投资风险大、回报率高的组培产业。因此,要实现我国组织培养的产业化,一定要加强企业、农户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的紧密协作,根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实现组培产业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