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科 过山龙

2012/5/8 12:17:49


  学名:MussaendaerosaChamp

  科属:茜草科

  别名:过山龙

  形态特征:

  多年生攀援草本。根多数丛生外皮黄赤色,断面红色或淡红色。茎具4棱,棱上生倒刺。叶通常4轮生,具长柄,叶片近三角状卵形,长2~6cm,宽1~4cm,全缘,基出脉5条。花小,聚伞花序圆锥状;花冠淡黄色,5裂;雄蕊5,着生花冠管筒喉内;子房下位,2室,花柱上部2裂。浆果球形,熟时蓝黑色。

  花期9~10月,果期11月。

  生境与分布:

  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少数分布于温带常生于杂林内,灌木丛中、路边、沟边、山坡草丛中。

  全县各地有分布,以长涂东剑,高鳌山为多。

  药用部位:

  干燥的根,名茜草,干燥的蔓茎:名过山龙。

  性味:

  功能苦,寒。凉血止血(炒炭),行血祛淤(生用)

  主治:

  各种出血,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应用参考1.各种出血:

  茜草炭6~9克,水煎服。2.闭经,月经不调:茜草30~45克,煎水洗脚,每天3次。3.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茜草120克,浸白酒750m1,7天后,每服30ml,每天2次。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青年植物学家朱华最近发现了茜草科粗叶木属植物新种50多个。

  据介绍,茜草科属双子叶植物纲,约有450~500属,6000~7000种。我国约有70属,450种以上,茜草科有不少经济植物,有药用的如金鸡纳树、茜草、钩藤等,饮料用的如咖啡,观赏用的如六月雪、栀子等,朱华的这些发现丰富了对茜草科植物的科学认识,为以后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条件。

  朱华发现的50多个新种,大多数都在SCI源刊发表,例如,发现泰国粗叶大属植物新种主要发表在《北欧植物学杂志》(NordicJournalofBotany),发现的越南和马来西亚该属植物新种主要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与生物地理学核心刊物Blumea上,并以专著性论文《中国茜草粗叶木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核心刊物《系统学与植物地理学》上,而使他成为国际上认可的该属植物分类专家,并由荷兰国家科学基金资助,应邀完成了国际研究项目《马来西亚植物志茜草科粗叶木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