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缩叶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

2012/5/8 13:55:39

桃缩叶病 一、为害及分布 全国桃树产区都有分布,以沿海和滨湖地区发生较重。桃树早春发病后,引起初夏早期落叶,不仅影响当年产量,还影响第二年花芽形成。连年发病造成落叶,使树势衰弱产量降低。此病除为害桃树外,还为害油桃、扁逃、蟠桃。 二、症状 此病主要为害桃树叶片,严重时可为害花、嫩梢和幼果。感病嫩叶局部或全部变肥厚、质脆、扭曲并皱缩,由于叶绿素形成受阻,病叶呈黄红色至紫红色。春末夏初在叶表面长出一层灰白色粉状物,此即为病菌的子囊层,后期病叶枯焦脱落。 嫩梢发病呈黄绿色,短而粗肿,其上从生病叶。染病花瓣肥大,变长。病果畸形淡红色,果面龟裂或具疮疤。 三、病原 畸形外囊菌(Taphrina deformans)属于子囊菌亚门。此菌以双核菌丝在寄主细胞间寄生,后在角质层下形成一层产囊细胞,经核配后发育成裸生的子囊,突破角质层而外露,在病叶上呈银白色的粉状层。 子囊平行排列于病叶表面,长筒形,顶端平截,无色,下部有足细胞。子囊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或圆形,可在子囊内或子囊外芽殖产生芽孢子。芽孢子有两种:厚壁和薄壁,前者能抵抗不良环境,后者可再芽殖。 四、发生规律 病菌以子囊孢子或厚壁的芽孢子在芽鳞片和枝干的树皮上越冬越夏。经气流、雨水等媒介传播,第二年春天桃芽萌发展叶时,孢子也萌发产生芽管直接穿透叶片角质层或由气孔侵入。侵入后菌丝主要在叶表皮细胞下和栅栏组织的细胞间蔓延,刺激寄主细胞增生,体积加大,细胞壁增厚,致使病叶肥厚、皱缩并变色。由于芽孢子萌发侵染寄主适温为13~17℃,因此夏季高温不利于病菌侵入,没有再侵染。 1、影响发病的生态条件主要是温湿度,春天桃芽萌发时,若遇连续阴雨,温度在10~16℃左右时,有利于病菌侵染,此时桃芽叶片生长迟缓,组织幼嫩,抗病力差。如果桃芽萌动时气温迅速上升到21℃以上或遇春旱,发生病害便停止,气温上升到30℃时就不会发病。总之春天低温多雨的地区或年份发病较重,相反春天温暖、干旱发病轻或不发病。 2、此病发生时间一般在4月上旬开始发生,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发病盛期,6月停止发生。品种间以早熟品种发病较重,中晚熟品种发病较轻,地方毛桃一般比优良品种更易发病。 五、防治措施 1、由于桃缩叶病只在春天发生一次,病菌孢子 在芽鳞上越冬,因此,在早春桃芽开始膨大未张开时,喷4~5度石硫合剂,若能喷布均匀周到,一次即能收到很好效果。连续保护两年可基本消除此病。 2、加强桃园管理,在病叶出现,未形成白粉层时及时摘除病叶,集中烧毁,以减少当年越冬病原。重病树应及时补施肥料和水分,恢复树势增强抗病力。 桃树病虫害防治

红花碧桃生理性流胶病的防治

桃缩叶病的综合防治

春季桃树病虫害防治

桃树疮痂病防治方法

桃树红叶病

桃树缺磷症状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