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瓣兰的特性及种植管理

2012/5/9 14:33:32

一、关于莲瓣兰的根系
要栽好莲瓣兰,首先需要了解莲瓣兰的习性和特点。俗话说“养兰即养根”,因此首先了解它的根系生长习性是至关重要的。莲瓣兰生长地域范围小,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因而形成根和茎粗、壮、圆、实而长的特点,根的直径一般在0.5cm上下,长往往超过20cm。莲瓣兰生长的地理位置临近冬天下雪积雪的线段,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生长,在0度以下进入休眠期,那么根和茎必须生长得壮实,才能满足生长条件的需要。由于莲瓣兰的根系粗犷壮实,使其具备了耐寒的优点,所以,它既能适应气候寒冷的地方栽培,又适合在亚热带地区种植。莲瓣兰是根菌共生的植物,其根由表皮、肉质层和中心往三部分组成,肉质层又好似海绵体,具有很好的吸水能力,而这种功能体系的正常运转,又需要良好的透气环境条件来保障。因此在栽种时必须掌握其特性,尽可能提供适合于生长的有利条件。
根据莲瓣兰根系特点分析,家养莲瓣兰必须遵循这种客观条件才能使其根系健康生长。
关于根系的处理通常在养植莲瓣兰的过程中存在两个误区:
1、错误的“消毒”概念。莲瓣兰是根菌共生的植物,只有在根系周围的兰菌给根系提供营养,兰花才能获得充足的生长必须的物质。不论健康与否,在栽培前均使用杀菌药“消毒”,实际上就是破坏了这种自然平衡的生长条件,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使兰花不得不重新繁殖兰菌,较长的伏盆时间导致了苗、根、芽等的生长迟缓。严重者产生比病害更为严重的药害。
兰菌分有益菌(需氧菌)和有害菌(厌氧菌)之分。只要在一个富含氧气的环境中,有害菌,也就是产生黑斑病等的病菌很难存活和繁殖。这是一个必须充分认识的一个概念。
2、错误的“营养”概念。首先必须明白,兰花的种植与蔬菜的种植存在本质的区别,给兰花提供的营养,除了叶面施肥以外,基肥实质上是给兰菌提供一个优越的、富含营养的小环境,而不是直接作用于根系的。
二、关于兰盆的选择
选盆是栽好莲瓣兰的基础条件。莲瓣兰有粗壮而长的兰根,根系需要充分的疏松透气,同时要有利于兰根的适当的生长空间。这里所谓的“适当”的生长空间,一般来说就是“看根选盆”的概念。栽培一盆莲瓣兰,无需看其苗数多少,只要在其根系充分舒展的情况下,选择的兰盆能盛放下根系即可。从传统的莲瓣兰种植的情况看,莲瓣兰的根系与叶长近1:1的比例,也就是说,用传统方法种植的一株莲瓣兰,在维持根系发育与维持叶、苗、花生长发育的营养分配比例也是1:1,根系在给兰花提供营养的同时,自身也消耗了过多的营养。如此选盆栽培,其作用一是有效控制了根系的过度生长,其过剩的营养成分必将分配到苗、叶、花的生长发育上,其二,根盆配比适当,环境温度很容易透过盆体直接作用于根系,有利于提高兰根的有氧代谢和兰菌的繁殖。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须知阳光不仅提供植物生长必要的光合作用,还有更重要的是提供温度的作用。
在日常的兰花栽培中,最常见的错误概念就是:盆大、植料多则营养充分。其实在根系与盆体不般配的情况下,最常见的则是根系僵化控水困难导致生长缓慢、少发苗、不发苗甚至根系腐烂。
三、关于植料的配制
传统的和目前仍然沿用的植料配制,都偏爱腐叶土,更有甚者为了更能体现它的自然性和顺应性,不惜从莲瓣兰原生长地购拉土材用来栽培,力求更加完美自然。这种精神固然可嘉,但其行为其实不可取。
我们知道,兰花的生长需要约18种有益菌给其提供营养物质,而腐殖酸中这类有益菌繁殖很快,无庸讳言,有害菌的繁殖同样也很快。到原生地花大力气购拉土材的做法,其实不过就是取点菌种而已。
使用树皮等作为兰花栽培植料的做法,是从人工菌的培育上受到启发而启用的,事实证明,这是一种很好的兰花栽培材料。树皮首先作为一种硬植材本身具有很好的通透性,其次树皮作为兰菌的寄生宿主因其腐化时间很长,能给兰菌提供较长时间的营养需要,通常使用该植料栽培的一盆兰花可维持两年以上无需更换植料,使用省事、经济。
栗树叶具有的优点是营养作用发挥迅速,其缺点是:1、营养提供的时间短,一般来说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约3-4个月即面化,在日常供水过程中,面化的植料因水分的原因沉积于盆底,不同程度地阻塞了疏水孔,导致整盆植料上干下湿现象的发生,最终导致糟根现象的发生,同时因植料通透性下降,给厌氧菌提供了大量繁殖的条件,导致黑斑、黄褐斑等病发生。2、树叶本身带有各种各样的、兼有一定数量的虫卵,在作为栽培材料使用中也是难以预防的。3、因树叶的面化问题,常见的是整盆植料的落盆现象,既影响了美观,同时也使管理显得繁琐。因为树叶的上述特性,所以在使用上必须限量,以充分发挥其优点,避免缺点。
辅助添加的唐基兰石或者浦里兰石,在维持盆体湿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利用其空心的特点给兰菌提供一个利于繁殖的小环境。蛇木具有不易腐化的特性,使用原理与树皮相同,其中掺入适量的颗粒羊粪也是为兰菌的繁殖服务的。
上述的植料配制,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勤给水可以避免植料在发酵过程中产生过度的热量对根系产生烧伤,同时可以有效排除根系兰菌产生的有害气体,有利于根系健康。
在栽培兰花的实践过程中,在使用新植材的同时,适量掺入一点老的、兰花发育很好的盆体内的栽培材料,可以大大缩短兰花伏盆时间,这样做,实际上是将已经培育好的,含有大量有益菌群的材料移入新植材中,有利于兰花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栽种方法
栽种兰花时植料必须是湿润的,忌用干料栽培,同时必须舒展其根系,以便使根系充分地发挥其作用,那种将根系团抱在一起上盆的方法是极端错误的。为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可以在上盆前在靠得较紧的根系之间插入一两片树叶以分隔根系。栽种过程中忌用力压植料在添加植料的过程中,摇动盆体使植料自然下落即可,这样做既确保了植料充分落根,又能保持盆体内植料宽松,利于兰根尽快恢复正常生长。
定根水一般来说在栽培后的次日给水较好,但第一次给水必须使用大水一次性浇透,以避免细土沉积现象的发生同时保证盆内根系环境的通透性。
五、日常管理
1、环境
兰花是有生命的,它长期生活在我们给它提供的环境中,它的生长好坏由我们能否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及管理来决定。养兰植料的选择是兰花生长环境中的重要一环,选对了植料,养兰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对植料的科学配制决不可掉以轻心。
兰界前辈们流传下这么两句话:一曰“干兰湿菊”,二曰“通风透气”可谓圣人之言,被养兰者奉为金科玉律。
笔者以为,“干兰湿菊”中的“干兰”,按书上说的其“干”与“润”同义,但“干”与“润”其实只有一线之差,而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凑,面临工作、生活、学习、交际应酬等等繁杂事务,已经全无古人文人雅士的悠闲,要在这一线之间把握好,全无可能。近年来兰界先行者提出的“重水植兰”法,经实践证实是切实可行的植兰方法,后来者可以借鉴。本人总结“干”养法常见有如下弊端:一是空根问题的出现,过干导致兰根水分不足,细胞不可避免地发生脱水,稍有加重,则造成不可逆的根系细胞损害,这个时候给水,恰恰造成了细胞水肿,加快了根系细胞的死亡,形成空根。二是假性渗透,在植料过干的情况下,水往往顺盆壁或者在植料之间形成的几个空隙间流出,从外表看似乎已经浇透,实则还是干土一盆。针对这种情况的出现,有些兰友“聪明”地采取了“泡盆”的方法,将整个兰盆浸泡入水中,然后对照时钟按时取出,虽说其乐也融融,实则苦不堪言,更为可怕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水或者乘水的容器不可避免地将成为某种疾病的传染源!这种方法,为初学养兰者戒!三是糊叶、少芽,生物的孕育、生长都离不开水,芽点的孕育需要充足的水分,这个道理不言而喻,在一个类似“沙漠”的环境下,小草、小树如何能够存活呢?糊叶的出现也往往是过度控水造成的后果,包脚叶焦糊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到整株兰花的生命,但毕竟在观赏价值上受到严重的影响。
说到“通风透气”,人们往往谈到种兰环境的温度、湿度,通风性如何、兰房坐向等等,这些都是对的,但大多数人往往疏忽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盆体内植料的“通风透气”,笔者认为这是个不容疏忽的概念问题,有关原理,笔者在前章有过论述,不再赘言。有些兰友询问时常说兰房各方面都不错了,但还是种不好兰花,其实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忽视了这个问题。在笔者接触的各类养兰环境中,阳台养兰难度可能是最大的,但也有许多兰友养得非常好,究其原因就是在这个问题上处理得非常到位,在兰盆这个小小环境中把兰根养好了,养壮了,花叶还能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