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种植技术

2012/5/9 21:19:43

(一)柑橘育苗

1.砧木苗培育育苗地要选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有水源、坡度5°以下的缓坡地或排灌疗便水田,要求土层深厚、结构良好、土质为砂壤上或壤上.pH值在5.5~6.5的范围内的土壤。要避免水源及空气污染、远离老柑桔园。砧木要求用适应本地风土条件、与主栽品种亲和力强,生长正常、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嫁接后能早结、丰产、稳产、优质,无检疫性病虫害的品种或类型作砧木,广东、广西、海南甜橙类,蕉柑、椪柑多以酸桔、朱桔(江西红桔)、红檬檬为砧;近年椪柑、脐橙用枳作砧表现早结丰产。福建的红桔作宽皮桔的砧木,也有用柑作椪柑、蕉柑及甜橙的砧木。台湾的蕉柑、椪柑多以酸桔、红棒檬为砧。广东、广西、福建柚砧多用酸柚。砧木种子是采集成熟果实,用特制的剖果板或小刀,纵切6-8瓣,挤压出种子来。再放入竹萝或粗布袋内,加入少量草木灰轻轻搓擦,然后用水冲洗,除去种皮上的果渣和果胶。将已淘净的种子摊放阴凉通风处,种皮发白即可播种。种子以鲜播为最好,否则应采用干藏或沙藏法进行保存。砧木果实含籽量及播种量。播种地要精耕细作,充分犁耙碎土,并均匀施下充足基肥。一般每公顷施猪粪、牛粪、优质堆肥3750-4500kg,过磷酸钙225-375kg,石灰375-450kg。播种方法有撒播和条播两种。播后应保持苗床土壤湿润,幼苗长出3-4片真叶后勤施薄施水肥,并注意防治炭疽病、立枯病和潜叶蛾等病虫害。砧木苗移植分新栽苗和老栽苗两种。新栽苗是头冬次春播种,次年5~7月中旬接20cm×12cm株行距移植,冬春嫁接,秋季出圃,整个育苗时间二年。此法要加强肥水管理,使砧木生长迅速,方能及时出圃。老栽苗是冬播的次年秋冬或第三年春按25cm×12-15cm株行距移植;春播的于秋冬或次年4-5月春梢老熟后移植。生长9-15个月后进行冬春嫁接,整个育苗时间二年。

2.柑橘嫁接苗的培育一年四季都可嫁接,但以立春前最好,冬暖枝条充实早可提早嫁接,反之则延迟。为了快速育苗也可夏接和秋接,应选晴、暖天进行,雨天土壤太湿及强北风的天气均不宜嫁接,夏秋接应避免在风雨天及中午阳光强烈时进行。嫁接方法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多用单芽切接或单芽腹接,成活率90%以上。嫁接苗要进行圃内整形,主要是确定主干高度和培养一定数量的骨干枝。并通过夏梢剪顶促发秋梢。热区剪顶一般在立秋前后进行,寒露风来得早、易干旱的地方或秋末冬初出圃的可适当提前。可在第一次夏梢中上部,选择节间疏密一致,叶片完整部位,距地面25-30cm处剪顶,如春梢超过这个高度,则在春梢上剪除。剪顶后及时摘除早吐的零星秋梢,绝大部分苗木有3-6个芽萌发后才放梢,以保持分枝生长均衡,芽生长至约3cm时,选留健壮、均匀分布于各个方位的主杖3~5条,其余的及时疏除。优良嫁接苗的标准是:品种优良纯正,无黄龙病及其检疫性病害,枝干壮健,接合部愈合良好,新栽苗高10cm以上(老栽苗高50cm以上),茎粗0.8cm以上,并有分布均匀的主枝3~5条,叶片浓绿有光泽,主根长15cm以上,有最多粗细均匀颜色鲜黄的须根,整株的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均衡等。

3.脱毒苗培育热区高温多湿,柑桔病害,特别是危险性病害威胁极大。育脱毒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释。主要方法有:

(1)热处理砧木种子用56℃热水处理50min,接穗用50℃蒸汽处理45min,春季自动前的苗木,用49℃蒸汽处理50min。

(2)抗菌素处理接穗用链霉素700u/ml液浸渍lh;四环素1000u/ml液浸渍2h;如将四环素1000u/ml液加热至46℃,浸渍时间可缩短为20min。

(3)茎尖培养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将接穗品种的梢端去除叶原基后,取其约0.1-0.2mm的茎尖(不带维管束组织的圆锥体分生组织)置于适当培养基中培育成苗。

(4)微嫁接用热处理和试管播种方法培养尢毒砧木苗,然后将接穗品种的盆栽苗置于人工气候室(30~40℃)内,保持2-4周,促发新梢。当新梢长至数厘米时,取其<0.2mn的生长点嫁接到试管砧木苗上,育成脱毒苗。

(二)建园

1.坡地柑桔园的建立福建、广西,以及广东的奥西、奥东中、北部多在山地、丘陵坡地栽培柑桔。选10-30°以下(最好10°以下)缓坡地,南亚热带地区以东南或东北坡向热带地区以北坡或东北坡为好。应靠近水源、交通方便、并远离旧柑桔园或其他芸香科植物生长地。然后进行园地规划,包括小区划分、道路与排灌系统规划、水土保持工程规划和防风林设置等。大型果园以同坡向2-3h㎡为一小区,坡度较大、地形复杂的山区,小区可用近带状长方形以保持水土及机械耕作。一般大果园的干道宽6~8m,支道宽3—4m,区内小路l-2m,每50-100m设纵向小路一条、20-30m设横向小路一条。排灌系统包括等高防洪沟、纵水沟和等高横排(蓄)水沟三种,等高防洪淘设于坡地果园的上方,深宽各60-100cm,要有0.1%-0.2%的坡降,并与纵水沟相连接;纵水沟宽50—60cm,横排(蓄)水沟深20cm,宽25-30cm,在横路内侧和梯面内侧,每隔2~3m留低于沟面10cm的实土墩,以便将多余的水排出。水土保持工程为坡度10°以上开梯田、10以下开撩壕、更缓的坡地可按等高线栽植。防护林带有效范围约为林带树高的20倍,主林带不少于4行树,缓坡地没在迎风向,坡地和岗地建在坡顶或岗顶的分水岭上。副林带科1-2行树,设在园内道路排灌系统和池塘的边沿。等高水平梯田是坡地柑桔园最好的水土保持形式,开园时根据坡度大小决定梯田宽度,坡度大的一般单行种植,梯面宽3-4cm;坡度较小的梯田宽6m以上,一般可以种两行或多行。5°以下的坡地,可用等高撩壕法科植。

2.平地柑园的建立广东的潮汕平原、珠江三角洲,福建、广西以及其他热区的江河沿岸冲积上地带(旱地或坝地).宜选择地势较高、水源充足、结构疏松而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或壤土建园。水田柑桔园重点要做好排灌系统的规划,其主要形式有:

(1)深沟高畦式水位较高,有内涝,排灌不易的小面积果园多采用。做法有两种:①开始按行距起畦,主作畦与间作畦分开,浅沟(深1.5cm,宽30cm)。柑桔定植时根颈高出畦而10cm,以后逐年将间作畦和沟底泥土挖起盖于畦面并冬季畦面客土,畦面不断升高,水沟3-4年后,深度45-70cm,8年后达1m以上,周围的干沟每年也相应加深:②按行距先开深沟(宽60cm,深70cm),然后按株行距起墩,墩底直径150cm,高70cm,以后逐年在墩周围培土,使墩大成畦,并逐渐建成水利化的沟渠系统,使之能排能灌。

(2)三级排灌式水位较高、面积较大的平原区采用。特点是设有逐级加大,加深的三级排灌沟。畦淘宽50cm,深33cm以上;周围沟宽67cm,深50cm以上.上设入水口,下设出水口,接通排水沟;排水沟深度要比周围沟大一倍,深宽约100-134cm,通向排水总渠,即成自流灌溉网。

(3)低畦旱沟式水位较低,上质较疏松,易排易灌的水田区采用。优点是畦低、值位低、省工、管理容易、排灌方便,柑桔种后生长快、早结果。缺点是根群不深生,雨季容易积水,柑树的寿命稍短。

3.沙滩地、河坝地建园福建以及广东沿海沙滩地含沙量高,保水保肥力差,吸热快,散热也快,水分蒸发快且量大,有机质缺乏,土壤肥力差。这些地方建园首先要建好防风林,然后进行改土,增加泥土和有机质,才能满足柑桔生长发育的要求。坝地是种柑桔的好地方,因其土层深厚、地下水充足、树势高大、单产高、寿命长。但易受洪水威胁,放建园时须注意防洪,并须开沟排除雨季积水。

4.定植多在春季和秋季定植。春植在春梢萌发前(约在“大寒”后至“立春”前进行)此时天气干燥,适于有水源灌溉和温度较高的地区。也可在“谷雨”前后,春梢老熟后争夏梢抽吐前进行,这时温度逐渐升高,适合柑桔根系生长,雨水也较多,光照不很强烈,蒸发少,定植后成活率高。山地缺乏水源的地区在此期定植。秋植是在秋梢老熟后(约在“白露”至“霜降”前后)进行,灌溉条件好的地方采用秋植最好。因为这时日照较短,阳光较弱,蒸发减少,土温适于发根,种后作充足水分灌溉的条件下,很快恢复生长,第二年新梢抽发整齐,一年可放梢4-5次。柑桔的栽植密度依砧木、品种,栽培环境和管理水平的不同而异。乔化砧(酸桔或红皮山桔)的坡地栽培密度可采用3m×5m,660-900株/h㎡;平地地下水位低的地方,酸桔砧柑桔树采用5m×5m.400-900株/h㎡、半乔化砧(江西红桔、红檬檬)、半矮化砧(枳砧)适当增加密度;地下水位较高的水田,种植密度可增加一倍左右,约1500-1800株/h㎡。

丘陵坡地果园按株距定点,并挖深80cm、长宽各1m的植穴。风化一段时间然后分层填入基肥。底层放入绿肥、杂草30-40kg,撒上0.2kg石灰,填盖表土;中层放半腐熟杂草堆肥30-40kg,撒上石灰0.2kg,填上表土;上层放厩肥或垃圾肥20-30kg盖上表土,填土要高于地面20~30cm,待绿肥腐烂及松土逐渐沉实后刚好与地面平。种植前每株田垃圾、猪、牛粪或堆肥5-10kg。花生麸0.25-0.5kg,石灰0.25-0.5kg,过磷酸钙0.15~0.25kg经混合堆沤20-30d后施入。

平地果园如水位不高,开浅穴填回肥土并施入基肥后进行定植,如地下水位高,种植前要筑墩或起畦.墩或畦的高低依地下水位而定。

定植方法分带土移植和不带土移植。生产上以不带上移植为主。选阴天无大风天定植。定植时,苗木放入植穴后,用定植板或目测校正植株位置,然后将根系理顺填入细土并用脚踏实,使根系与土壤接触密实。嫁接口应保持土壤沉实后仍露出地面。种后淋足定根水,将植穴培成约高l5-30cm、直径60-100cm的墩,然后树盘盖上杂草。种植后如无下雨,3-4d内每天淋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一个月后可施稀薄水肥,并注意病虫害防治。

(三)柑橘果园管理

1.土壤管理

(1)丘陵山地柑桔园的土壤管理热区丘陵坡地土壤贫瘠、有机质少、酸性强、结构差,肥水易冲刷流失,旱季极易受旱。因此,定植后须做好下列土壤管理工作:①扩穴压绿改上:定植后第2~3年开始,每年一次在植穴四周,挖宽30-50cm的沟,压绿肥改土。以5-10月草料多时进行为好,壮树可在9月秋梢老熟后或11-12月进行。②间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