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瓣兜兰的种植管理

2012/5/9 21:21:15

长瓣兜兰姿态美观,花形优雅,为观赏花卉之上品,是中国仅有的几种多花性兜兰之一,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也是育种专家作为杂交育种的优秀亲本之一。近年来遭到人为掠夺式采挖,加之自然适生环境的恶化,致使其分布区范围和资源锐减,已处于濒危状态。

地理分布长瓣兜兰为我国特有种,是我国植物学家唐进和汪发琳于1940年首次发现。产云南东南部、广西西南部及贵州海拔1 000m-2250m石灰岩山地。
形态特征长瓣兜兰为附生兰。叶2-5枚,粗厚,长达30cm,宽3.5cm-5cm,先端钝,二浅裂,绿色,背面色较淡。花筵高30cm-80cm,绿色,略有短柔毛;花通常2-4朵,中薯片白色而有黄绿色的脉和绿色基部,花瓣黄绿色并有深浅不同的条纹或黄绿色而有褐红色带,唇瓣褐黄色或浅褐色,退化雄蕊白色而有绿色中央;中菩片近椭圆形,长4cm-5.5cm,宽1.5cm-2cm,内侧基部有短柔毛;合曹片较宽而略短;花瓣带状,扭曲,下垂,长8.5cm-12.5cm,宽6mm-7mm,近基部边缘波状,偶见被毛的黑色庆状突起;唇瓣倒盔状,长4cm-5cm,宽约2cm;退化雄蕊倒卵形或倒心形,长1 cm- 1.2cm,宽约8mm,顶端有凹缺;子房无毛;茹果椭圆形,长约4cm ,嚎弯曲。长瓣兜兰与其相像的飘带兜兰常被混淆,它们的主要区别是:长瓣兜兰有花2-4朵,相继开放,而飘带兜兰有花3-8朵,几乎同时开放;长瓣兜兰子房无毛,飘带兜兰则有;长瓣兜兰花朵的中曹片近椭圆形为白色,飘带兜兰花朵的中薯片是椭圆形或宽椭圆形为黄绿色;长瓣兜兰花期7-9月,飘带兜兰花期6-7月。
生态学特性 长瓣兜兰分布区属中亚热带及南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分布区年均温150C- 190C,海拔1 000m - 1800m,年均降水量1200mm-1270mm,无霜期271一 350天。喜阴湿环境,人工栽培应避免置于光线过强处,或者被烈日照射,否则容易起褐斑点,老叶易变黄。其叶质也较易发生水伤、肥伤,应在浇水施肥后,放于通风处,使叶面上的水分尽快蒸发掉。在半阴通风处的植株强健,叶质较厚,耐干瘩,附生在几乎没有土壤的石缝岩壁间,仍正常生长发育,花繁叶茂。
栽培管理要点 十年前常能在本地的花鸟市场上,看到附近村民出售从山上挖来的长瓣兜儿,但是现在却很少能见到。当时笔者对这花也特别好奇,也就收集了几丛来栽培,一来是观察它们的生长习性,供自己欣赏,再者,作为一个花卉爱好者,保护这种稀有的植物资源也是我们的义务。经过多年的栽培管理,觉得长瓣兜兰的栽培并不很难,即使把它放到室外,偶尔给一点水分,它也能开出美丽的花朵,只是花朵较少,品质较差。要让它长得壮实,叶片光亮,开出多朵花的话,在栽培上就应该注意:栽培基质宜采用保湿透气的蛇木屑(块),植株生长良好,不用经常换盆。没有蛇木屑的,可以采用树皮块、珍珠岩、木炭、水苔及椰壳等混合作基质。长瓣兜兰宜放在室外半阴处养护,一般一周左右浇一次水,间隔稍长一点,也不会造成植株死亡,但是叶片会出现发软变黄,及时浇水后又能恢复正常。长瓣兜兰对水分要求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它的叶片表面被有蜡质。为了让长瓣兜兰能开出更多更漂亮的花朵,必需注意施肥才行。长瓣兜兰在每年的8-9月开花,花期长达3个月,为此,在开花前3个月左右时,对其进行催花。每周喷花多多一次,直到第一朵花开放时为止,也可以采用磷酸二氢钾,浓度两者都为千分之一。花朵开至八成时,可以置于室内观赏。花谢后剪去花枝,根据植株的大小,每盆施用大花蕙兰专用的缓释肥5g-10g,就可以满足其营养生长的需要了,到翌年5月初再喷花多多即可,平时浇水就行。
繁殖 长瓣兜兰花后结果率极低,所以极少采用种子来繁殖,只有培育新品种时才进行种子繁殖。长瓣兜兰萌孽能力强,每株成年开花植株基部有1-3年生的个体3-5株,每三株分为一丛,通常种植三年后就能开花,花后植株第二年或者第三年逐浙枯萎死亡。单株的植株不易开花,至少要三株以上才能开花。 病虫害防治 本种兜兰抗逆性较强,在多年栽培中除发生过日灼外,没有发现其它病害。闷热不通风的地方,偶有红蜘蛛为害,可用三氯杀蜻醇类药物防治。若有棉絮状的康氏粉蛤为害,可用杀蛟壳虫类的药物杀灭,一般隔一周施用一次,2-3次即可消除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