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堇种植管理要点

2012/5/9 21:27:12

播种育苗:三色堇的种子每克约有700-900粒,传统播种期为秋凉季节,近来在那些冬季不算严寒的地区(-3℃以上)。可以尝试初秋冬季节上市供绿地应用,这样需在夏季(7月份至8月份上旬)播种,由于气温高,发芽率会大大降低。因为三色堇的种子在25℃以上时会出现休眠或半休眠状态而影响发芽率。但是提早上市的诱惑却难以阻挡。解决的方法是找冷凉的环境,甚至到异地(山区)播种,最新的种子技术能提供催芽的种子(primedseeds)也能有效地提高出芽率。播种介质的pH值为5.8-6.2,过低会导致缺硼引起的叶端发焦。EC值为0.5-1.0,发芽温度为18-22℃,约7-14天出苗。三色堇的育苗管理详述如下:
第一阶段:本阶段主要是胚根展出,约有1厘米的根系,子叶可见萌动,约需3-4天。播种需用蛭石覆盖种子以保持湿润,蛭石色深些。介质过干会使发芽更不整齐。发芽期不需光照,最初的温度为20-22℃。介质的EC值为0.5。
第二阶段:本阶段的重点是略干燥介质,促使根系往介质中生长。小苗的根系可长至3厘米,子叶充分展开。介质的湿度控制可以让其颜色由深色往蛭石的褐色转,但仍应有些湿润,如水分过多,根系会缺乏氧而生长缓慢。可以增加光照10000-12000lx,但夜间不宜有光照,引起花蕾过早的出现。温度调节可以降下夜温,即昼温20-21℃,夜温18℃。低浓度50ppm左右的氮肥或钙为基础的复合肥料(13-2-13-6Ca-3Mg)作为养分补充,介质EC值0.5-0.7。
第三阶段:本阶段的根系为5厘米左右。真叶开始展出。湿度控制同上,温度需降些,防止徒长,约18℃。可以增强光照,约35000lx。施肥浓度可上升至150ppm,但EC值控制在0.7-1.0,不能高于1.5。不宜在三色堇的苗期使用矮壮素。
第四阶段:本阶段的根系已形成根球,苗高约3厘米,有3-4对真叶。湿度调节在24小时内有干湿的周期性变化,保持湿润易产生徒长,温度可以降至15℃,易产生壮苗。
移植/上盆:幼苗移植方面,穴盘苗可以直接上盆,常采用小盆,盆径为10厘米。选用排水良好的培养土,这对生长在冷凉、弱光的秋冬季节尤为重要,否则不易干燥而严重影响其生长。土壤PH值5.8~6.2,如大于6.5就会出现根系发黑,基叶发黄。土壤EC值应小于1.5。
光照调节:三色堇在秋冬季节生长需要阳光充足,但春夏开花期可以略耐疏荫。
温度控制:生长期的最适温度为7~15℃,温度长期过低会出现叶色变紫。初秋季节最好能降至20℃以下,才有利生长,而15℃或以上有利开花。15℃以下会产生良好的株形,但会延长生长期。夏季30℃以上花朵变小,生长细弱。另外栽培过程的通风良好也是非常重要的温度调节。
水肥管理:每次浇水必需在土壤略干燥时进行,特别是在气温低、光照弱的季节,由于水分不易干燥,浇水量要特别小心。过多的水分既影响生长,又易产生徒长枝。在气温较高,光照强的季节又要防止缺水而干枯。植株开花时,保持充足的水分对花朵的增大和花量的增多都是必要的。
生长期每2~3次浇水中要用一次肥水施肥,浓度为100~150ppm。以含钙的复合肥料为主。气温较低时,氨态氮会引起根系腐烂。初期以氮肥为主,临近花期可以增加磷肥。三色堇常会缺钙,表现为叶片畸形,起皱等,可以增施硝酸钙改善;上部叶片发育不良则是缺硼,常在气温较高时出现,往往是PH值过高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