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式的选桩培育和造型

2012/5/10 9:24:18

悬崖式树桩是一总称。细分有大悬崖、半悬崖、倒挂抬头悬崖、探枝悬崖、挂钩悬崖、双干悬崖、三干飘枝半悬崖、顺风式飘枝悬崖、挂壁悬崖、捞月式悬崖。它们有相同的特点,也有各自的特征。
本文探讨的是它们的共性,各种造型另文介绍。
悬崖式桩景造型奇险,创作手法灵活多变,最能引起观赏者的共鸣,也最能表现作品踞崖悬生、努力拼搏、艰苦奋斗的意境。
要创作悬崖式树桩盆景,必须了解自然界悬崖上的树相、生长环境、习性。生长在绝壁峻岭上的树木,由于受自身所处环境的影响,为追寻阳光、空间,自然偏向崖谷上面伸展枝干,日久便形成各种不同的悬生树相。它们都有相同的特点:即干身飘离崖外,有爪立的与干身反向的强力拖根。
自然形成的上好的悬崖桩非常难得,因它生在峰顶绝壁间,采挖不易,且由于生长环境恶劣,一般都悬根露爪,浮面的的阳根居多,种活不易。所以要创作悬崖式,一般都选取头部起立后急曲,干身第一、二节能弯曲不垂,飘离盆外,且有与干身方向相反的强壮拖根的树桩,通过立向、定位进行改做。这样选桩虽然难寻,但只要掌握其规律,有眼光,肯花时间去培养,还是不难找到的。而且这类树桩一般都是肉根的居多,成活率高,干身营养充分且健壮,成活后出枝粗壮可塑性强,可随作者的喜好培育成多种造型,完全可满足爱好悬崖式作者的创作欲望。
悬崖式树桩选截后,最好模拟悬崖树相,绘出今后的预计创作方案,然后按原桩生长相进行正栽(切不可急于求成一下子栽成悬崖式,改变原桩的生长习性)。但在选留枝托时要作到心中有数,合乎今后倒下成悬崖式时的树势。正栽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树梢顶部的生长优势,以便用最短的时间培育到足够长度的悬崖主干。经过两三年的栽培管理,一般新培育的树桩尾梢干都可以与原截干相配合。第四年早春换盆,重点把根系理好,特别是今后露出盆面的拖根,要成组、有气势,用小一点的泥盆试栽成悬崖树相。目的是进一步改变头两三年正栽时枝托的生长角度,使之完全合乎悬崖造型,同时对头部的第一二枝托进行重点培育,兼顾尾梢的长势平衡。第五年把桩拔起,不动根部泥球,换大一点的盆继续像一二年时正栽。通过多次的以侧代干、剪扎结合、加速尾梢的下垂长度和空间曲度变化。经七年的栽培管理,枝托走向已基本定型,尾梢也相当强旺,第八年可选配适合的高筒式悬崖盆进行改植换土,正式地栽成悬崖体,进行精细的加工管理。
悬崖式的造型比较灵活,因材而异,没有严格的章法限制。一切可凭作者的立意大胆地去制作。悬崖式一般不留干身底下枝托:一求干身底线曲度变化清楚,二防干底出现荫枝,树势不均衡。桩景各种造型都要求干身四面出枝,唯独悬崖式只要求干身三位有枝。底下枝的处理是通过干身的前枝和后枝的外向生长及曲度低垂变化而取得,这样能使枝托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不会发生荫枝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