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芋的种植技术

2012/5/10 11:43:11

白鹤芋(Spathiphyllumkochii):又名白掌、苞叶芋、异柄白鹤芋、银苞芋、一帆风顺。天南星科,苞叶芋(白鹤芋)属。原产美洲热带地区。白鹤芋是优良的观叶植物,在南方地区可地栽,其他地区多盆栽观赏。白鹤芋是抑制人体呼出的废气如氨气和丙酮的"专家"。同时它也可以过滤空气中的苯、三氯乙烯和甲醛。它的高蒸发速度可以防止鼻粘膜干燥,使患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形态特征: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株高30~40厘米。叶基生,革质,长椭圆形或阔披针形,有长尖,叶色浓绿。叶长20~30厘米,宽10厘米左右,叶柄长30厘米左右,叶脉明显。因卷曲成匙状的花苞白如雪莲,形同合掌,故又称它为白掌。
白鹤芋同属的栽培杂交种有:香水白掌:其花具有淡淡的香味。绿巨人白掌:又称绿巨人,植株较白鹤芋高,叶片比白鹤芋大,平行分布的羽状侧脉更为明显。
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切忌阳光直射,怕寒冷。忌粘重土壤,宜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
栽培管理:白鹤芋较耐阴,只要有60%左右的散射光即可满足其生长需要,因此可常年放在室内具有明亮散射光处培养。夏季可遮去60%~70%的阳光,忌强光直射,否则叶片就会变黄,严重时出现日灼病。北方冬季温室栽培可不遮光或少遮光。若长期光线太暗则不易开花。白鹤芋为喜高温种类,应在高温温室栽培。冬季夜间最低温度应在14~16℃,白天应在25℃左右。长期低温,易引起叶片脱落或焦黄状。
生长期间应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但要避免浇水过多,盆土长期潮湿,否则易引起烂根和植株枯黄。夏季和干旱季节应经常用细眼喷雾器往叶面上喷水,并向植株周围地面上洒水,以保持空气湿润,对其生长发育十分有益。气候干燥,空气湿度低,新生叶片会变小发黄,严重时枯黄脱落。冬季要控制浇水,以盆土微湿为宜。
生长旺季每1~2周施一次稀薄的复合肥或腐熟饼肥水,这样既利于植株生长健壮,又利于不断开花。北方冬季温度低,应停止施肥。
盆栽用土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加1/4左右河沙或珍珠岩均匀配成,另外加少量骨粉或饼末作基肥。盆土要求疏松、排水和透气性良好。一般每年早春新芽大量萌发前要换盆一次,换盆时去掉部分宿土,修整根系,添加新的培养土并栽植在大一号的盆中,以利根系发育,利于生长茁壮。
繁殖方法:白鹤芋可用分株和播种繁殖。生长健壮的植株两年左右可以分株一次,一般于春季结合换盆时或秋后进行。在新芽生出前将限个植株从盆中倒出,去掉旧培养土,在株丛基部将根茎分割成数丛(每丛含有3个以上的芽),用新培养土重新上盆种植。开花后的白鹤芋经人工授粉可以得到种子,可随采随播,用于繁殖。但由于白鹤芋株丛分蒙速度很快,故繁殖多用分株法。大量生产常采用组织培养法繁殖,增殖迅速,株丛整齐。
  1.分株繁殖:由于白鹤芋易产生萌蘖,故多用此法繁殖。生长健壮的植株2年左右可以分株一次。早春新芽生出之前整株从盆中倒出,去掉宿土,在株丛基部将根茎切开。每一小丛最好能有3个以上的茎和芽,应尽量多带些根群,以利新株较快的抽生新叶和株形丰满。
  2.播种繁殖:此法繁殖也不难。在温室中经人工授粉,可以得到种子。种子成熟后,随采收随播,播种温度应在25℃左右,温度低种子易腐烂。
病虫害防治:白鹤芋抗病性相对较强,正常种植不会出现病虫害,但从种植的实际情况来看,也会出现以下情况:
1.缺铁症状:表现为嫩叶叶肉褪绿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致使叶片形成绿色网纹状,随着黄化程度逐渐加重,除较大的叶脉外,全叶变成黄色至黄白色,叶尖、叶缘有枯焦褐色斑。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在碱性土壤中,能被植物利用的可溶性二价铁转化为不溶性的三价铁盐而沉淀,造成土壤黏重、排水不良、根系发育受阻而产生吸收障碍。盆栽不断浇水使铁元素流失也会发生缺铁症。防治措施是在配制的营养液中添加13%EDTA-Fe,浓度为1~3ppm的水溶液,每周喷洒一次。
2.病害:白鹤芋一般出现的病害是疫病和根腐病,主要是温室的卫生条件较差、空气不流动或无规律的浇水等因素造成。预防的方法是使用甲基托布津加农用链霉素进行喷施,最有效的喷施方式是混合杀菌剂在作物的顶部喷洒,但是对于病害比较严重的植株一定要非常小心地用塑料袋包裹后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