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天星种植与管理技术

2012/5/10 14:32:49

满天星(Gypsophilaponiculatal.var.florepleno)为石竹科,霞草属,原名为重瓣丝石竹,属石竹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满天星茎枝纤细,分枝繁茂,富立体感。无数小白花着生在众多纤细小枝上,近看犹如繁星点点,故名满天星。作为各种花束,花篮、插花的陪衬,具有独特的魅力。满天星,是花束中不可或缺的最佳辅助花材,只要加上一些满天星,整束花就能显得温柔而更加动人。
1满天星生物生态学特性

1.1开花生理。满天星在自然条件下,到了秋末,遇到短日照(8小时以下)和低温(10℃以下),芽顶部的节间缩短,生长缓慢呈莲花座状。一旦形成莲花座状,必须在5℃条件下365小时以上才能打破。低温处理的时间越长,花穗的节数越多,切花的品质越好。

1.2日照长度、温度对花芽分化的影响。满天星适宜的日照长度为15小时以上。日照时间越长,花芽分化越低,到达开花的时间越短。日照时间低于8小时,莲座形成,低于12小时就不会形成花蕾。

满天星生长适温为白天20℃~25℃,夜间15℃。生长初期温度可略低些,8℃~10℃左右即可。株高长到140厘米时,正值花芽分化阶段,如给予15℃2~3周时间的加温,不仅花芽分化整齐且开花也早。如果遇上25℃以上连续高温时,茎叶变的软弱,。花会变小或形成团粒状花,品质明显降低。
2栽培技术

2.1圃地选择。选择光照条件好,通气性、保水性、排水性良好的微碱性沙壤土或壤土做圃地。

2.2土壤改良与消毒

土壤最好全面深翻30~40厘米,结合深耕每亩施有机肥3500公斤。改良后的理化指标为:pH值7.0EC0.5~1.0ms/cm(水:土=1:5)一般采用氯化苦进行土壤消毒。夏季也可在畦上覆盖塑料薄膜,利用高温进行消毒,覆盖时间20~30天。

2.3育苗。满天星切花栽培多采用扦插繁殖。育苗时要在专门的采穗母株上采集插穗。将母株栽植在经过消毒的无菌土壤中,株行距20厘米×20厘米,栽植后经过2~3次摘心,当侧枝长到5~6节,叶尚未展开时,留基部1~2节,摘取先端4~5节作为插穗。采穗时不要用剪刀剪,要用手折。扦插基质以珍珠岩为好,除去插穗最下部一节的叶片,在节的地方剪一新切口,用生根激素处理,按株行距3厘米×3厘米浅插。扦插畦宽2米,插后浇足水,上覆拱膜,薄膜上盖遮阴网,然后密封直到生根成活。一般插后30天左右生根。扦插生根后的小苗如直接到大田定植,成活率低,常发生全株枯死。因此,生根后的小苗一定要先移植到营养钵中,营养钵上口直径7~8厘米、高6~8厘米为宜。小苗在营养钵内40天左右移入大田。装后,茎开始生长时,要摘除生长点。如果定植早,茎尚未开始生长,可在定植后再摘心。

2.4定植。满天星一定要采用高畦栽培。畦宽50厘米,高20厘米,通道90厘米。每畦栽2行,株行距30厘米×30厘米,亩栽2200株。定植深度越浅越好。定植时浇足水以利早期成活。夏季光线太强时,定植到成活之前要遮阳。

2.5整枝。在营养钵中没能摘心的种苗,定植成活后开始旺盛生长时要摘掉顶端3~4节新梢。摘心节位距地面越低越好。满天星每株保留5~7根枝条为宜,弱小茎长到15厘米左右时摘除。

2.6管理措施

2.6.1浇水。株高长到30厘米以前需要浇水,但达30厘米以上时比较耐旱,不是特别干燥不要浇水。生长中期土壤水分太多往往会造成徒长,枝条软弱,保鲜期缩短。

2.6.2施肥。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堆肥)与土壤的比例为1:3,追肥要进行3~4次,每亩施肥量标准为:氮(N)20公斤,磷(P2O5)16.5~17公斤,钾(K2O)13.5公斤。

2.6.3光照与加温。如想在秋末春初出花,为了防止莲花座苗发生及促进开花,需要人工补光,每3.3平方米用1盏100瓦白炽灯泡。同时,温度要保持在10℃以上,低于10℃时需要加温。

2.7病虫害防治

2.7.1灰霉病。为害花、茎、叶,主要发生在开花期多湿条件下。可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喷洒防治。

2.7.2病毒病。主要通过蚜虫传播。可用氧化乐果1000倍液,西维因400~600倍液等药剂防治蚜虫。

2.7.3立枯病。夏天土壤水分过多时发生。可用多菌灵等内吸杀菌剂防治。

2.7.4红蜘蛛。多发生于高温高湿条件下,主要为害叶、茎。可用氧化乐果、克螨特、灭扫利等药剂防治。
3采收与处理

满天星作为鲜切花,一般在花茎上60%~70%花朵开放时采收。若在本地市场上销售,切花上80%~90%花朵开放采切较好。采切后,应立即把花茎插入水中或保鲜液中。先在含有硫代硫酸银和一种杀菌剂的溶液中预处理30分钟,再转至含有1.5%蔗糖和杀菌剂的保鲜液中,对延长瓶插寿命有极好效果。满天星鲜切花湿贮于水中或保鲜液中在4℃下可贮存1~3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