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土壤管理

2012/5/10 22:42:00

5.1 苗圃土壤管理 5.1.1土壤改良概述 5.1.1.1 土壤改良的意义 (1) 苗木培育周期长,而且是全株利用,土壤养分消耗大,需要通过土壤改良来补充 (2) 育苗活动及土壤天然缺陷产生的土壤养分不足和结构不良,需要通过土壤改良来调节 (3) 树木正常生长所需要的有益生物,苗圃中常缺乏,需要人工添加 (4) 合理施肥可以有效调节土壤肥力,有效促进苗木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5.1.1.2 土壤改良方法 (1) 合理耕作 通过合理耕作,可以有效改变土壤物理性质,进而改善土壤的化学性质和生物状况。另外,免耕也是一种耕作方法,合理使用可以使土壤保持良好状态。 (2) 休闲轮作 休闲是恢复苗圃地力的一种有效方法,苗圃地经过一定年限培育苗木后,土壤肥力会降低,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每出圃一茬苗木,圃地休闲一年。休闲时,通常在雨季将地上的杂草翻压在土壤中,任其腐烂以作肥料。轮作是在苗木出圃后,种植一年农作物、绿肥植物或培育与前茬苗木不同种类的苗木(换茬)。秋季作物收获后,结合施基肥进行耕耙,整平耙细,翌春再进行育苗生产。 (3) 施肥 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在育苗过程中,养地和护地的最有效手段是增加土壤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对提高地温,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的供肥、供水能力均起着重要作用。土壤施入一定量有机肥后,为微生物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还可以通过分解和生化作用,形成腐殖质、果胶和多糖等有机胶体,这些胶凝物和土壤复合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团聚体和团粒结构。 施化肥增加养分元素直接提供苗木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 覆盖地膜等措施 在干旱和(或)寒冷地区,覆盖地膜可提高土壤温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土壤水分,从而有利于增强土壤中微生物活动,以此提高全量养分的释放强度,提高养分有效性,促进苗木生长。 也可以采用土面增温剂改良土壤。土面增温剂是一种农田化学覆盖物,有增温、保墒、压碱、抵御风吹雨蚀等多种功能,增温增产效果与塑料薄膜相当。一般将土面增温剂稀释成6~8倍溶液,春季均匀地喷撒在播种地上,喷撒后1~2小时,即能凝固成薄膜,可维持2~3周。 (5) 加施河沙、石灰、石膏、接种菌根菌或根瘤菌等 土壤粘重时加河沙,偏酸时加石灰,偏碱时加石膏,缺菌根菌时森林客土或直接施用菌根菌种,缺根瘤菌时接种根瘤菌等都可以改良土壤。 (6) 日光温室的土壤改良 北方寒冷地区经常采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内裸根育苗,可能会因重茬、连作导致土壤结构不良、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盐碱化或酸化、养分供需不平衡、病虫害严重、农药和化肥污染等问题。可参照以上方法采用全室换土、种养结合、轮作换茬、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合理施化肥等办法加以解决。 5.1.2苗圃耕作 通过苗圃耕作(整地),翻动耕作层的土壤,能促使深层土壤熟化,有利于恢复和创造士壤的团粒结构,从而提高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机质分解,进而促进苗木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此外,苗圃耕作还起到翻埋杂草种子和作物残茬、混拌肥料及防治病虫害的作用。苗圃耕作主要的内容包括浅耕、耕地、耙地、镇压和中耕等5个基本环节。 (1) 浅耕 一般在耕地前进行。其目的在于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消灭杂草和病虫害、减少耕地时土壤的机械阻力、提高耕地的质量。 (2) 耕地 耕地具有苗圃耕作的全部作用,是苗圃耕作的主要环节。 (3) 耙地 耙地是在耕地以后进行的表土耕作措施。其作用是疏松表土,耙碎垡块和结皮,平整土地,清除杂草,混拌肥料,轻微镇压土壤,从而达到蓄水保墒的目的,并为作床、作垄打下良好的基础。但要防止过度耙地,以免使表土过度细碎,结构破坏,雨后易成结皮,加速土壤水分的蒸发。 耙地机常用的有圆盘耙、钉齿耙、柳条耙、拖板(耢子)等。 (4) 镇压 镇压是在耙地后,使用镇压器压平或压碎表土,其目的是为了使一定深度的表土紧密,从而减少气态水的损失。在春旱风大地区,对疏松的土壤进行镇压有蓄水保墒作用。但是,镇压也能勾墒,引起毛细管水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宜在压碎压平表土后进行轻耙,以免水分损失。作床作垄后的镇压能避免床、垄变形。 镇压机具有无柄镇压器、环形镇压器、齿形镇压器,此外尚有木磙、石磙等。 (5) 中耕 中耕是在苗木生长期间对土壤所进行的浅层翻倒、疏松表层的耕作措施,一般与除草结合进行。中耕能使土壤疏松,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清除杂草,有助于苗木的生长。 中耕的机具主要有机引中耕机、马拉耘锄和锄头等。 (6) 几种苗圃地耕作的特点 育苗地苗圃耕作 农耕地苗圃耕作 生荒地苗圃耕作 撂荒地苗圃耕作 5.1.3苗圃的轮作 在苗圃中同一块育苗地上,将不同树种的苗木或与牧草、绿肥、农作物按一定的顺序轮换种植的方法称为轮作,又称换茬。轮作能调节苗木与土壤环境之间的关系,合理轮作可提高苗木的产量、改善苗木的质量。轮作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数量,减轻杂草的危害程度。 与轮作对应的是连作,又叫重茬,即在同一圃地上连年培育同一树种的苗木。连作可使许多树种苗木产量和质量下降,原因是①多年消耗同种养分,使之缺乏;②某一病源积累发展;③苗木本身分泌酸类及有毒物质等。除了有菌根菌的树种(如松科树种、桦木、栎树等外),应该避免连作。 (1) 苗木与苗木轮作 (2) 苗木与农作物轮作 (3) 苗木与绿肥植物轮作 5.1.4苗圃施肥 肥料指的是为了促进苗木的生长、提高其产量或者改善其质量,直接或间接地供给苗木吸收利用的一切有机或无机物质,也就是将含有一种或多种营养元素的肥料输送到土壤中、土壤上或植物上的过程。 5.1.4.1 肥料的种类与性质 根据性质和应用效果的不同,肥料可分为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生物肥料三类。 (1) 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又称农家肥料,是由植物的残体或人畜的粪尿等有机物质经过微生物的分解腐熟而成的肥料。有机肥料具有改良土壤和提供营养元素的双重作用。苗圃中常用的有:堆肥、厩肥、绿肥、泥炭、人粪尿、饼肥和腐植酸肥等。草炭和森林腐殖土有时也可以作为有机肥使用。容器育苗或珍贵树种育苗时还可以使用商品有机肥,这些商品有机肥可能是使用包含生活垃圾、工业废料(如糖渣)等材料在内的多种材料经特殊工艺制作而成。 有机肥的特点是:属于完全肥料,含有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肥效长,既可以满足苗木整个生长周期中对养分的需求,还能改善土壤的水、气、热状况和土壤结构,为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和苗木根系生长提供有利条件。但有机肥通常肥效较慢。 (2) 无机肥料 无机肥料又称化肥,主要由矿质养分元素构成。包括氮、磷、钾肥料、微量元素肥料等,提供的营养元素比较单一。其特点是:见效快,易溶于水,苗木易吸收,肥效快;但属于不完全肥料,肥分单一,对土壤改良作用远远不如有机肥。如使用不当,会使土壤结构变坏、肥力降低。主要有硫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硝酸铵、尿素、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硫酸钾、氯化钾等大量元素肥料,及硼砂、硫酸锌、硫酸锰、钼酸铵、硫酸亚铁、硫酸铜等微量元素肥料。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肥料成分复合在一起构成的复合肥料,很多制成颗粒状缓释肥料。由于成本较高,在造林用苗的培育中使用较少,但在园林绿化苗木培育中使用较多。 (3) 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是用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对苗木生长有益的微生物制成的肥料,如菌根菌、磷化细菌、根瘤菌及固氮细菌肥料等。 此外,植物生长调节剂广义上也是一种肥料,稀土作为特殊肥料近年来在育苗中也有一些应用。 5.1.4.2 施肥方法 在苗圃中常用的施肥方法有基肥、种肥、土壤追肥和根外追肥四种。 (1) 基肥 基肥是在播种、扦插、移植前施入土壤的肥料,目的在于保证长期不断地向苗木提供养分以及改良土壤等。 (2) 种肥 种肥是在播种、幼苗定植或扦插时施用的肥料。主要目的在于集中地向幼苗提供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多以颗粒磷肥作种肥,与种子混合播入土中,或用于浸种、浸根和浇灌播种沟底。容易灼伤种子的尿素、碳酸氢铵、磷酸铵等不宜用作种肥。 (3) 土壤追肥 土壤追肥是在苗木生长期中直接施于土壤中的肥料。目的在于补充基肥和种肥的不足。多用无机肥料和人粪尿。追肥有三种方式:沟施,浇施,撒施。 (4)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是将营养元素以较低浓度的溶液直接喷洒在苗木的茎叶上,通过皮层被叶肉吸收的施肥方法。根外追肥可避免土壤对肥料的固定和淋失,肥料用量少,效率高,供应养分元素的速度比土壤追肥快。 5.1.4.3 施肥原则 合理施肥就是处理好土壤、肥料、水分和苗木之间的关系,正确选择施肥的种类、数量和方法。施肥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明确施肥的目的,根据不同目的施用不同的肥料 如果施肥是为了直接增加营养元素,可以矿质速效肥料为主;如果要同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则以有机肥料、绿肥、泥肥等为主;要增加通气透水性,则可以只施入河沙;为改良土壤酸碱度,可以直接使用石灰或硫磺。 (2) 联系环境条件与苗木特性施肥 施肥要充分考虑苗木所处环境条件及苗木本身特性,即要看天施肥、看土施肥和看苗施肥。 (3) 考虑肥料特性和增产节约原则 化肥种类不同,特性不同,施肥量与比例不同。如氮肥应集中施用才会有效,磷肥在酸性土上施用才有效。磷钾肥的施用,必须在氮素充足的土壤上。有机肥料应该多用,但注意养分元素比例问题。基肥与追肥配合,基肥应以有机肥和磷肥、复合肥、缓效肥为主,追肥以速效肥料为主。有机肥要腐熟。此外,施肥在经济上一定要合算,收入应大于支出,入不敷出就失去施肥的意义了。 (4) 多种肥料配合施用的原则 如有机肥料与矿质肥料混合,氮磷钾同时或不同时按比例混合,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混合使用等。原因是实际中往往是多种肥料同时起作用,不同肥料之间有相互促进作用,经常地一种肥料可以提高另一种肥料的肥效或有效性,而且肥料混合对苗木生长有利。 5.1.4.4 施肥量 各种肥料的施肥量理论上等于单位面积土地耕作层土壤中该种元素的可利用含量,减去单位面积上所有苗木的需要量,再根据某种肥料的有效成分计算施